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藝術市場是買「人」還是買「畫」

藝術市場是買「人」還是買「畫」

「如琢如磨」 | 藝術家汪文斌創作精品在線觀覽

在藝術市場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畫家藝術造詣很好,但作品的市場價格平平;而有的畫家作品一般,但職位很高、名聲很大,其作品卻時常拍出驚人的價格,這種藝術與價格錯位的現象在國內藝術市場上屢見不鮮。要探究其緣由,還得從買家入手,因為買家最終決定畫家作品的價格。

古往今來,名人字畫歷來是人們收藏的主流品種。由於是名人在先,字畫在後,顯然名人是第一位的,名頭大不大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一位畫家藝術水平很高,但在市場上沒有名氣,或是名頭不大,藏家在購買時一般會很謹慎。

吳昌碩《花卉十二條屏》

如2004年中國嘉德從日本覓到一件吳昌碩的水墨畫——《花卉十二條屏》,由於此件作品尺幅很大,但有專家認為此件作品畫得不精,於是嘉德公司給出200萬—300萬元的估價,結果上拍時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睞和追捧,不少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後被一位浙江買家出人意料地以1650萬元收入囊中,此價創下了吳昌碩作品的市場最高價,並轟動海內外。更讓人意外的是,該作之後三度走上拍賣會,價格迭創新高,如2010年在保利獲價3696萬元成交,2014年在保利獲價3852.5萬元成交,2017年保利以高達2.093億元天價成交。

徐悲鴻《放下你的鞭子》

同樣,2007年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徐悲鴻的油畫《放下你的鞭子》也是如此,據說《放下你的鞭子》是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田漢根據德國作家歌德的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獨幕劇,後被改編成抗戰街頭劇。徐悲鴻一生提倡寫實主義,作品往往流露出愛國之情。《放下你的鞭子》是徐悲鴻於1939年旅居新加坡期間的作品,正值藝術家本人創作的巔峰時期。

當時正逢戰事之際,知名女星及畫家好友王瑩於當地演出同題抗日街頭劇,徐悲鴻為之感動,隨後用了約10天時間創作了這幅抗日題材畫作,以誠摯的畫筆,把女主角手持紅綢、翩翩起舞的姿態,以及群眾圍觀看戲的心態都細膩地描繪出來。這幅作品上拍後以7200萬港元的天價成交,創下了中國油畫市場最高價。

徐悲鴻《奴隸與獅》

徐悲鴻《珍妮小姐畫像》

不過,有關專家認為,徐悲鴻《放下你的鞭子》的藝術表達水準,如造型能力和色彩把握可能尚不及《奴隸與獅》和《珍妮小姐畫像》的創作水平,總體而言,此件作品創作水平一般,創市場天價只是以題材取勝。

吳冠中《鸚鵡天堂》

有趣的是,2005年吳冠中的大幅國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以3025萬元拍出,吳冠中獲知後認為,這件作品不是他最好的作品,有的比它好的作品卻沒有拍出高價,對此吳冠中顯得很無奈。類似這種現象在藝術品市場上恐怕比比皆是。

齊白石《蝦》

以上事例都說明一個問題:藝術品市場上買家購買畫家作品往往是先看名頭,名頭越大,價格越高;名頭越小,價格越低。當然,藝術市場上也有將畫的藝術水準高低放在第一位,比如陳少梅、胡若思兩位畫家儘管屬於小名頭之列,但他們的不少作品都曾拍出過大名家的價位,究其原因是他們的作品精湛,買家肯出大價錢絕對沖著他們的藝術。不過,精明的藏家往往會兩者兼顧,也許這是投資書畫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茗 的精彩文章:

變革與趨勢:藝術市場新經濟研究
田源——花鳥課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