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公眾對藝術的審美和對藝術品的消費情況如何?

公眾對藝術的審美和對藝術品的消費情況如何?

淺析設計收藏市場的現狀和未

在當前的直播熱潮之下,書畫藝術直播也風起雲湧,其中頗多大有收穫者。有相關人士指出,在直播中售出的藝術品多是質低價廉的行畫,甚至不具藝術性和收藏性,專業人士也普遍不願自降身價參與其中。但又不可否認,這種以走量取勝的行畫有著一些市場,由此也引發思考,公眾對藝術的審美和對藝術品的消費情況如何?行畫在直播中的走俏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原因,以及如何面對這個問題?本期時評對此展開討論。

何為藝術?無法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的並不只是普通大眾,即便是相當一部分藝術從業人員,也很難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雖然就當前世界主流藝術思潮而言,追求獨創性、探索性和文化引領功能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前提。但對於包括一部分美術工作者在內的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仍舊為掌握一門獨特的繪圖手藝、技能而著迷,如同部落居民對巫師身上透射出的神秘力量那樣著魔。網路直播賣畫之所以能興旺,正是與普通人的原始技術崇拜心理相呼應,其核心賣點並非藝術,而是手工技能。

既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專業美術工作者之所以會不屑於直播賣畫,是因為其中有太多炫技的成分。而且這類廉價、靠數量支撐市場體量的作品,不過只是業內人士所稱的行畫罷了。可事實上,就當前國內藝術市場而言,那許許多多被冠以「原創藝術」的繪畫作品,就真的比行畫高明很多麼?作品同質化嚴重,抄襲模仿之風盛行下,如果要嚴格審視的話,那些賣上幾十萬、百萬甚至千萬的作品,難道真的就具備無法被替代的原創文化價值么?

所以說,從純粹市場的角度來理解,無論是通過網路直播銷售的畫作,還是通過線下場館銷售的作品,我們都只能將其理解為同一類依靠手工技能生產的商品,而不能以營銷方式不同而區別對待。市場本身是多元化的,消費者的需求定位也是如此。直播賣畫渠道的出現,恰恰是對原有市場環境的拓展和補充,來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違背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則,本就不應該遭受任何質疑的。

至於直播銷售過程中,美術工作者現場表演作畫甚至搞點刺激性怪招的行為,純屬個人喜好。如果其中存在欺詐營銷行為,消費者完全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通過司法途徑維權。而對於無法接受這種營銷方式的美術工作者來說,也只是個喜好不同而已,不能單就憑此證明作品是否優秀。

當然,高水準的藝術創作不只需要手頭那點點技能,更需要長年累月的個體文化修行,創作過程中需要長時間的獨立思考,需要在杜絕外部干擾的條件下精心構思。而且一幅藝術作品的誕生,本身還包括一個從孕育到起稿再到完成創作的過程,這在直播環境中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可問題是,直播賣畫雖然常常掛著藝術的名頭,但那只是一種營銷方式而已。因此,推崇藝術並不能成為反對直播賣畫的借口。

雖然直播賣畫與藝術無關,卻與整個藝術市場有很大關係。這些年,許多業內人士都在期待文化藝術消費市場形成,直播行業的出現,恰恰為其提供了助推力量。雖然就目前而言,直播渠道銷售的多是一些所謂的行畫,甚至連一些專家眼中的消費級藝術品都算不上。但是,藝術消費市場的形成,本身需要多層次結構的。從長遠來看,直播賣畫行業的興旺,對培植民眾文化藝術消費熱情有非常多的好處。以直播賣畫為代表的網路藝術品消費模式,或許真會是推動整個藝術市場成長的強大動力。

對於醉心創作的藝術家來說,當然是不可能把精力放在玩直播、推銷作品上的。但對於專職藝術經紀人、藝術品營銷機構來說,完全可以嘗試在此領域多下點功夫。直播只是一種工具,當前的直播賣畫看上去不入流,問題並不出在直播本身上,而是由背後的決策者造成。對於專職藝術經紀人來說,完全可以在充分利用直播營銷優勢的基礎上,以專業知識引導大眾審美需求,打造高品位的專業藝術作品直播營銷平台。對於有志之士來說,這個領域有著非常廣闊的施展空間。

技術進步一次又一次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這不是建立在對原有文明的否認上,而是相互提攜。對於一切新生事物,盲目跟風和盲目排斥都有失偏頗。無論專業人士能否接受,直播賣畫的作品銷售模式都正在火熱進行中。否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需要更多的是理性反思,然後再做抉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茗 的精彩文章:

藝術市場是買「人」還是買「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