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十三鬼穴之曲池:清熱要穴,有多霸氣看了就知道

十三鬼穴之曲池:清熱要穴,有多霸氣看了就知道

曲池穴的來歷

曲,屈曲。此穴為手陽明之合,脈氣流注此穴時,似水注入池中;又取穴時,屈曲其肘,橫紋頭有凹陷,形似淺池,故名曲池

曲池穴的定位

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屈肘,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功能主治

中醫病症:半身不遂,肩痛,臂細無力,肘臂攣急或弛緩,肘中痛難屈伸,手臂紅腫,腰背痛;腹痛,吐瀉,便秘,痢疾,腸痛;瘰癧,癭氣,濕疹,丹毒,疥瘡,癮疹,皮膚乾燥;頭痛,眩暈,耳鳴,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頸腫,咽喉腫痛;月經不調,乳少;瘛瘲,癲狂,善驚;胸中煩滿,咳嗽,哮喘;熱病,傷寒,傷寒餘熱不盡,瘧疾,消渴,水腫等。清熱要穴,十三鬼穴之一,統治一切癲狂病。

西醫病症:腦血管病後遺症,肩周炎,肘關節炎,高血壓病,皮膚病,流行性感冒,肺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牙痛,麥粒腫,乳腺炎,甲狀腺腫大,過敏性疾病等。

配穴

便秘(實證):曲池、中脘、足三里、內庭(《針灸學簡編》)。

腸癰:曲池、闌尾穴、足三里、上巨虛(《針灸學概要》)。

嘔吐,肝氣犯胃:曲池、肩髃、中脘、足三里(《針灸學簡編》)。

痰厥頭痛:曲池、豐隆、風池(《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

目紅腫生翳:曲池、睛明、攢竹、瞳子修、太陽、合谷(《新針灸手冊》)。

齒痛:曲池、少海、陽谷、陽溪、二間、液門、頰車、內庭、呂細(《神應經》)。

頸腫:曲池、合谷(《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

疔瘡:曲池、合谷、三里(《針灸大成》)。

半身不遂、中風:曲池、絕骨、崑崙、合谷、肩髃、手三里、足三里(《針灸大成》)。

胸中滿:曲池、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旋極、府俞(《備急千金要方》)。

穴位養生

發熱感冒及咳嗽、哮喘時,可用刮痧板刮拭,如有痧排出,可以迅速解表、退熱。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每次1~3分鐘,可改善上肢癱麻、哮喘等症。

每日按壓曲池穴1~2分鐘,使酸脹感向下擴散,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刺法

直刺1.0~2.5寸,深刺可透少海穴,局部酸脹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治肘部疼痛時可用「合谷」刺或「齊刺」法或三棱針點刺放血。

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5~20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曲池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