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多方協作升級未成年人保護,防沉迷監管離不開家長主導

多方協作升級未成年人保護,防沉迷監管離不開家長主導

有關未成年人防沉迷的話題,總是遊戲行業和整個社會最關注的焦點。但與之前不同,當下未保工作的重心已然發生了變化。

正如近期引發多家媒體報道的電競勸退業務,如今再談對未成年人的防沉迷保護,不再是傳統一刀切形式,而是越來越傾向於軟性手段,積極探索如何更有效地保護未成年人。

近日,艾瑞諮詢聯合南方日報、南方 及南方數媒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遊戲領域未成年人保護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通過數據展現出了與印象中有些不太一樣的未成年人遊戲行為、家長管理方式、遊戲企業相關措施等全新洞察。

可以發現,在目前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中,家長主導、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擺脫固有成見,重新認識青少年遊戲行為

全民化是近年來總被遊戲圈反覆提及的一個話題,隨著2020年中國遊戲業海內外產值突破3000億、佔全球市場的32%,這一娛樂方式的愈發國民化已成高屋建瓴之勢。

在整個行業形勢一片大好的東風下,另一個現象也愈發受到關注,即隨著未成年用戶遊戲滲透率的提高,未成年群體觸游低齡化的情況越發顯著。

據悉,2019年中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75億、互聯網普及率已近九成,相比四年前增幅達31%,且仍在上漲。進一步來說,伴隨著未成年人遊戲行為的愈發普遍,首次觸游的低齡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白皮書》顯示,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早在7-11歲期間便首次接觸遊戲。其中,12-14歲有遊戲習慣的未成年人尤為突出,其78%都在11歲以前便接觸過網路遊戲。同時,未成年群體的中重度玩家佔比較高,大多集中在一線、四線城市。

不過有意思的是,與大眾眼中的傳統印象相悖,如今未成年人對於遊戲行為已存在較高的自我管理認知。並非來自於外部壓力,更多未成年玩家會因主動擔心影響學習,進行主觀地自製驅動。

同時,他們也更為在意防沉迷系統、且不再持反對態度。已有半數未成年玩家認識到自身付費行為的不理性,開始正確看待反沉迷的有效性。超過一半的青少年認為防沉迷的強制性起到了作用,就連那群承認自己衝動、過度消費的玩家,也有約九成贊同防沉迷系統對自身的有效遏制。

也就不難理解,正是由於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對自身有著清醒的認識,堵疏結合、軟硬兼施的策略才會成為當前探討有效防沉迷的重點方向。

家長科學看待遊戲,防沉迷有效性顯著提升

宏觀來看,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總離不開家庭、校園、網路、社會四大場景,這也意味著家長、學校、政府、企業乃至全社會,任何一方的行為都極為重要。當然嚴格來說,家長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則更為關鍵。

再聯想起如今青少年自我認知的提升,已不得不認識到,若是再以過去不合理的心態看待未成年人遊戲行為,未保工作只會事倍功半。

好在令人欣慰的是,家長對遊戲的態度也正發生改變。

也許是同樣身處遊戲娛樂的環境下,26-50歲的年輕家長大概能掌握孩子的遊戲內容,40歲以下甚至了解得更為清楚。而這一結論,也獲得了近五成未成年人的認可。顯然,這群家長也意識到,未成年人的遊戲行為本質與成年人並無區別,只是他們暫時缺乏完全的自主能力。

從《白皮書》來看,家長對於遊戲內容越了解,也就更願意用合理科學的方式看待這一問題。在完全了解孩子遊戲內容的家長中,約七成主要通過溝通協商管束未成年人。不僅如此,基於相同認知與未成年人共情後,家長利用這類軟性手段也更能有效地約束未成年人遊戲行為。

但更明確地說,家長之所以能放下過往對遊戲的成見,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對反沉迷系統正面效果的認同。

其實,大多數家長對防沉迷系統已擁有大概的了解,約9成的50歲以下年輕家長甚至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

不良內容、非法侵害、遊戲沉迷和過度消費等等,都是家長最為擔心的問題。而在這些方面,防沉迷系統對未成年人、尤其是自制力低下的低年齡段青少年起到了明顯的保護作用。4-14歲未成年人中近8成受到了防沉迷系統的有效保護,因而也得到了家長們的正向認可。

倡導家庭教育,圍繞監護人傳遞未保新方向

事實上,自2005年反沉迷標準制定以來,政府與各遊戲企業一直堅持不遺餘力地為未成年人遊戲健康而努力。

2020年12月,在各主管部門的牽頭下,騰訊、網易等多家行業參與者共同制定了《網路遊戲適齡提示》、明確行業標準,並與家長監護等未成年人保護政策緊密聯繫,幫助更多家長了解遊戲內容,引導未成年人健康體驗遊戲。

當然,作為遊戲行業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領頭羊,騰訊早在10年前就與多家知名遊戲公司聯合發起「家長監護工程」。2017年更是直接孕育出騰訊成長守護平台,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環節覆蓋保護體系。

之後也進一步對未成年人實行」限玩、限充、宵禁」等一系列的防沉迷措施,積極落實2019年出台的「史上最嚴」青少年保護政策。如今,騰訊的未保體系已從1.0升級至3.0,工作重心也放在「防止孩子冒用家長信息繞過遊戲防沉迷監管」環節。

從攔截數據逐步降低的趨勢來看,技術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家庭溝通同樣必不可少。這一社會議題的根本是家長充分參與其中,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眾所周知,成年人大多依賴自省,而三觀未定的未成年人則更需要依靠以家長為主導的多方協作。認識到這一關鍵的也並非騰訊一家,越來越多的遊戲企業開始倡導家長在未成年人保護體系中的重要性。

去年5月,網易便完成了旗下80多款網路遊戲的防沉迷系統升級,成功搭建「網易家長關愛平台」,並升級App端「家長護航功能」。同時還成立了專門的未成年人守護團隊,加強與家長之間的協同管理。

而三七互娛則側重於強化保護的全面性和能動性,建立的家長監護平台更是直接以家長為主導,可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頻次進行設置干預。推動落實家長責任的同時,也能進行更個性化、針對化的規制。

結語

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理應受到全社會關注。但時至今日,單純地採取遊戲限制措施,絕不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最佳方式。

的確,越來越多的遊戲正在積極探索科學、人文等領域寓教於樂的新途徑,現在再以過去的舊眼光對待遊戲實屬不該。更何況,未成年人的良好成長其實更需要家庭環境的守護。

明確來說,家長應該認識到遊戲的正向作用,從多個方面關心未成年人心理需求,主動了解遊戲防沉迷系統的家長模式,科學引導未成年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幫助推動遊戲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未保工作的穩步發展,給予孩子一個真正健康的生長環境。

·····?End?·····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igameloo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ameLook 的精彩文章:

爆量高轉化率不是夢!遊戲廣告創意的四部曲和四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