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換Logo不換光學結構 換殼鏡頭值得購買么?

換Logo不換光學結構 換殼鏡頭值得購買么?

在日前,徠卡發布了L卡口新款標準變焦鏡頭VARIO-ELMARIT-SL 24-70 f/2.8 ASPH.,它由19片15組鏡片組成,最近對焦距離為0.18-0.38米,從熟悉的數字以及光學結構不難看出它是適馬Art 24-70mm F2.8 DG DN的換殼換Logo版本。

換殼鏡頭或者說共用光學結構由來已久,早在膠片時代,徠卡R卡口標準變焦鏡頭Vario Elmar-R 28-70mm f/3.5-4.5光學結構就是基於適馬28-70mm F/3.5-4.5鏡頭,因此在SL系統徠卡繼續貼牌適馬鏡頭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是相比定價1099美元的Art 24-70mm F2.8 DG DN,VARIO-ELMARIT-SL 24-70 f/2.8 ASPH.售價高達2795美元,顯得性價比極低,那換殼鏡頭到底值不值得購買呢?

理論上採用相同光學結構的鏡頭畫質是一樣的,然而實際情況是鏡頭是一件精密光學設備,組裝精度直接決定了實際畫質表現,鏡片鍍膜等技術也會對畫質有不同影響。VARIO-ELMARIT-SL 24-70 f/2.8 ASPH.、Art 24-70mm F2.8 DG DN同為19片15組,其中4組是雙膠合鏡片,算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光學。在早年Lens Rentals曾經做過一個蔡司Outs 55mm F1.4、佳能50mm F1.2 L以及適馬ART 50mm F1.4,結果發現適馬鏡頭個體差異較大,同款鏡頭不同個體之間解析度較大,遠遠不如蔡司品質穩定。而且Art 24-70mm F2.8 DG DN上市後,很多用戶反應鏡頭變成了吸塵器。如果VARIO-ELMARIT-SL 24-70 f/2.8 ASPH.是徠卡在德國親自組裝,是有望帶來更佳的光學質量、更穩定品質的,而且得益於徠卡品牌,在二手交易時鏡頭價值更高。

Lens Rentals測試顯示適馬鏡頭個體差異較大

不過Art 24-70mm F2.8 DG DN自身光學素質實在有限,下圖是適馬官方公布的MTF,鏡頭無論是廣角端還是長焦端都有出色的光學表現,只可惜該MTF是理論值,完全不代表鏡頭真實水平。

下圖是徠卡官方公布的VARIO-ELMARIT-SL 24-70 f/2.8 ASPH.實測MTF,可見鏡頭素質平平,在尼康Z 24-70mm f/2.8 S等新一代鏡頭前毫無招架之力(PS:尼康高端鏡頭是實測MTF),綜合而言該鏡頭最大賣點是可樂標。

不過並非所有換殼、換殼鏡頭都沒有吸引力的,比如說賓得HD PENTAX-D FA 15-30mm f/2.8ED SDM WR超廣變焦鏡頭。其光學結構源自於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後者由13組18片鏡片組成,鍍膜是老舊的eBAND與BBAR鍍膜,加上大燈泡結構,拍攝時非常容易產生鬼影、眩光,降低畫面反差。

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

賓得在SP 15-30mm F/2.8 Di VC USD基礎上對HD PENTAX-D FA 15-30mm f/2.8ED SDM WR進行多方面優化,1.採用新的HD鍍膜與SP鍍膜,大幅度減少了鏡頭鬼影與眩光,並改善了鏡片防塵效果,讓鏡頭實用性、出片效果有明顯的提升;2.固定了防抖用鏡組,去除了影響畫質的防抖功能(註:賓得K1帶機身防抖);3.鏡筒採用了防滴結構,提高了雨天、霧天的適應能力。而且最關鍵是在定價上,HD PENTAX-D FA 15-30mm f/2.8ED SDM WR售價只要1500美元,只比騰龍原版鏡頭高出300美元,定價相當合理,非常值得購買,只是賓得當年已日落西山,沒有人注意到該鏡頭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換殼。

賓得HD PENTAX-D FA 15-30mm f/2.8ED SDM WR

換殼鏡頭不改變光學設計但重新設計鏡筒甚至會更換鍍膜,無疑是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法,也是相機業界司空見慣的做法,換殼鏡頭是否值得購買不在於貼的是什麼品牌,而在換殼是否用心,價格差又是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2499元起暢玩海量VR遊戲大作 Pico Neo 3正式發布
雷神ZERO旗艦遊戲本發布,11代酷睿處理器與RTX 30系顯卡,首發價8299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