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楚恭孝王馬希萼:這位不恭不孝的南楚國君,你到底在搞什麼鬼啊?

楚恭孝王馬希萼:這位不恭不孝的南楚國君,你到底在搞什麼鬼啊?

(南楚政權)

天福十二年,南楚政權的第三任國君,楚文昭王馬希范去世了。

為了照顧一下那些不太熟悉南楚歷史的朋友們,作者要在文章開始之前,捋一下南楚的帝王世系。

南楚政權的開國之君,是楚武穆王馬殷。

馬殷是晚唐時節湧現出來的梟雄,雖然能力也許不如朱溫,李克用之流,達不到坐擁半壁江山的程度,但其所建立的南楚政權,以潭州(湖南長沙)為中心,囊括湖南全境,廣東北部,廣西大部,貴州東部,下轄二十九州,領一百零六縣,由此,馬老爺子也算是位名動一方的人物。

作為開國君王,馬殷制定了一套十分古怪的繼承製度,即「兄終弟及」。

臨死之前,他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楚衡陽王馬希聲,要求馬希聲過世之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然後弟再傳弟,弟再傳弟,而絕不允許傳給自己的兒子。

由此,衡陽王馬希聲臨死之前,遵照自己父親的規矩,把王位傳給了自己弟弟,楚文昭王馬希范。

馬希范臨死之前也不含糊,把王位傳給了弟弟楚廢王馬希廣。

(楚武穆王馬殷 形象)

朋友們,馬殷同志的生育能力十分強悍,一生之中,大概誕育了三十多個兒子。

這其中,有早夭的,有死於意外的,還有因病去世的,還有史書無載的,不算以上這些,有明確記錄的,仍有十五位。

按照馬殷「兄終弟及」的規劃,老大當完國君老二當,老二當完老三當,老三當完老四當,老四當完老五當...以此類推,按照每一個兒子都能在位二十年來算的話,到自己的第十五子當完國君,南楚王朝也差不多綿延三百年了。

大唐國祚二百八十九年,明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也虧得馬殷同志真敢想,輕輕鬆鬆就為後代子孫們直接規划了三百年。

不過,想法雖然很美好,但馬殷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按照每一位國君在位二十年來算的話,老大傳老二,老二傳老三,老三傳老四,老四傳老五,等到輪到老六能即國君位的時候,他本人的墳頭草也差不多長半人多高了。

並且,文昭王把王位傳給廢王馬希廣這個行為,看似合理,但實則卻另有貓膩。

馬殷要求兒子們「兄終弟及」,馬希廣是馬希范的弟弟,所以這個操作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我們要知道的是,馬殷所設想的兄終弟及,是要求每一位兒子在臨終前,選拔諸弟中最年長者為國君,而不是讓你隨便選一位。

並且,馬希廣和馬希范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所以馬希范如此傳位,必然不是瞎傳的,而是包含著極強的血緣關係。

(楚文昭王馬希范 形象)

這樣的內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所以馬殷的十五子馬希萼很快就開始站了出來,公開表示反對。

馬希萼能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原因十分簡單,那就是他雖然是庶出,位列諸子中的第十五,但其實他的年紀卻是諸子中最大的。

從這種角度來說,馬希萼同志才是王位的合理繼承人。

於是,在乾祐二年,公元949年,馬希廣即位後的第二年,馬希萼即舉兵造反,想要顛覆馬希廣政權,自己取而代之。

聽說馬希萼已經造反,南楚國君馬希廣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馬希廣心裡明白,自己的王位得來不正,完全靠哥哥偏袒,所以他內心對馬希萼是充滿歉意的。

開戰前夕,他曾經對馬希萼遙相呼應,希望馬希萼可以停戰講和,自己願意以國君之位相讓。

按作者來分析,我認為馬希廣沒有撒謊,史書上的他憨厚懦弱,極富同情心,完全有可能幹出這樣的事兒來。

但在馬希萼的眼裡,「以國君之位相讓」這樣的話無異於是天方夜譚,是馬希廣用來哄騙自己的說辭,抑或是緩兵之計,所以他並沒有搭理馬希廣,而是命令全軍攻城,直取潭州。

盲目進取的野心往往會影響人們對當下情況的判斷,馬希萼的造反行動十分倉促,他一來沒有分析過馬希廣政權的實力,二來沒有對自己的兵力有一個充分的,清晰的認知,所以兩方軍隊在戰場上剛一交手,馬希萼才發現,自己實在是有些自不量力。

馬希廣再不濟,也已經成了南楚政權的王,坐擁廣袤的土地,掌握著大量州府和城池,自己這點散兵游勇,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哪裡來的勇氣舉兵造反?

(楚恭孝王馬希萼 形象)

馬希萼悔不當初,他此時全軍覆沒,深陷重圍,儼然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

事實上,這也許並不怪馬希萼。

因為歷史上的確有僅靠一城之地,幾萬兵馬就能奪取全國政權的存在,只不過,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幾百年後的明朝。

而現在,造反失敗的馬希萼已經心灰意冷,他但求一死,就此結束自己這稀里糊塗的一生。

不過萬幸的是,南楚王朝的新國君馬希廣似乎並不是個十分邪惡的人。

在擁有絕對勝算,掌握了絕對主動權的情況下,馬希廣大發慈悲,放掉了馬希萼。

他唯念他這位大哥可以惦念手足之情,以後可以在封地安享天年,不要再滋生事端。

馬希廣是個仁君,性格也很仁慈,但很可惜,他把仁慈用錯了地方。

你對仁善者施以仁善,仁善者必以仁善還你。

而你對不仁者施以仁善,他只會把這當成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一種羞辱。

面對馬希廣的寬宏大量,馬希萼並不覺得感激,反而一度讓他覺得十分惱怒。

你是施恩於天下的王,那我是什麼?自取其辱的失敗者?還是夾著尾巴逃走的跳樑小丑?

我想馬希萼已經迷失了自己。

(楚廢王馬希廣 形象)

馬希廣將他「無罪釋放」的那一刻,即代表他被永遠地關進了「心靈的監獄」。

他成了一個被打上了「失敗者烙印」而被放逐的人,他無法再抵達自己想去的地方,也已經幾近於失去了一切,但他並不同情自己,因為對他而言,只有卑劣的懦夫才會同情自己,想要洗刷掉這些恥辱,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馬希廣。

是的,這位仁兄相當有毅力,受此大挫,仍不罷休,一年之後又在鄉間募兵,集結隊伍,開始舉兵造反。

不過這一回,馬希萼明白了,想要對付馬希廣,強攻,硬攻傷亡太大,無異於是自取滅亡,只能智取,所以他決定,要使點陰招。

列寧同志曾經說過一句話: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馬希萼當然不認識列寧,但他很快聯繫上了負責潭州城防的大將許可瓊。

和城內守將取得聯繫後,馬希萼立刻動之以情,誘之以利,一頓忽悠,並且表示只要許可瓊肯投誠自己,自己當了楚國國君之後,願意跟他平分天下。

巧的是,幾百年後那位靠著一城之地覆滅全國統一政權的人也曾經對他的兄弟說過這樣的話,結果這位仁兄當了皇帝之後立刻把他的好兄弟流放封地,終生不用。

不過,這是之後事,許可瓊同志並沒有前車可以借鑒。

他被馬希萼一頓忽悠,乖乖上當,果斷投誠了馬希萼,在馬希廣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大開潭州城門,馬希萼的亂軍趁機入城,並且很快的獲得了潭州的控制權,馬希廣被俘虜,旋即被殺害。

(許可瓊 形象)

馬希廣死了,抑或是死於陰謀詭計,抑或是死於部下的叛變,然而作者更願意認為,他是死於自己的仁慈。

馬希萼同志這麼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年,終於擊敗了馬希廣,取得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王位。

然而在登上王位之後他才發現,當一個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或者說,並不是那麼快樂的。

堆積成山的奏摺需要處理,如山浩海的政務更需要你親力親為,馬希萼一天忙到晚,有時候甚至加班連軸轉,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想念以前優哉游哉地在小縣城生活的日子。

得不到時愈想要,得到之時又放掉。

於是,馬希萼很快開始放任自流,花天酒地,不理政務,很快引發了南楚王朝新一輪的內亂。

(內亂)

馬氏親族們,如侄子馬光惠,弟弟馬希崇,乃至部將周行逢等人都開始作亂,結果馬希萼即位後僅一年,南楚即在內外交困中,終為南唐所滅。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當了五十六年南楚政權的潭州,到如今也開始荒涼落寞。

王朝興衰變化,果真就在旦夕之間。

曾見潭州城金鑾寶殿鶯啼曉,聽香水榭花開早,誰知道一朝散盡,覆於南唐之手。

眼看他橫起朱樓,眼看他大宴賓客,眼看他宮敗樓塌。

這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我曾睡過許多荒涼覺,將五十六年興亡看飽,太平街不姓馬,長興湖佳人哭,清風台棲梟鳥,遠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作者改編這一曲《哀江南》為《哀南楚》,放悲聲唱到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其實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南漢烈宗劉隱:演繹了風雲亂世的神話,也締造了獨樹一幟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