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海外光伏市場深度解析:高景氣持續,中國製造業具備全球競爭力

海外光伏市場深度解析:高景氣持續,中國製造業具備全球競爭力

(報告出品方/作者:中銀證券,李可倫,許怡然)


歐美市場:持續推動清潔能源轉型,中長期需求無憂

歐洲市場:能源獨立目標明確,歐盟清潔能源轉型加速

早期歐洲光伏裝機增速受政策驅動明顯:受前瞻性政策帶動及半導體技術領先優勢的影響,歐洲光 伏產業從 2000 年左右即開始起步發展。早期歐洲光伏裝機增速有著明顯的政策驅動效應,2010 年及 以前的四輪光伏裝機高峰均是受到主要國家激勵政策的影響:

①2000 年: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推 出,對光伏發電設立了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固定上網電價」機制,度電可按 0.5062 歐元的價格上網,後 續補貼力度逐年下降,高額補貼對光伏裝機量形成拉動,當年歐洲新增光伏裝機接近 70MW,同比增 長 163.22%。

②2004 年:德國實行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對 補貼力度進行一輪上調,當年歐洲光伏裝機同比增速創下 197.73%的新高。

③2008 年:西班牙政府於 2007 年推出固定上網電價政策,保證在 2008 年 9 月前併網的光伏項目最高可以得到 0.44 歐元/kWh 的 上網電價,這一系列補貼措施吸引了大量的開發商,因此 2008 年西班牙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從 695 MW 激增至 3342 MW,同比增長 380.86%。然而金融危機之下,膨脹的光伏產業為財政帶來巨大壓力, 2009 年起西班牙設定光伏國家補貼的上限為 500MW/年,新增裝機量亦隨之縮小。

④2010 年:2010 年 7 月,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光伏發電上網補貼修訂案,7 月 1 日後在德境內建造光伏 發電系統補貼額減少 13%,轉換地區(原非電站用地改成電站用地)補貼額減少 8%,其他地區補貼 額減少 12%;2010 年 10 月,補貼額在 7 月 1 日的基礎上再減少 3%,引發了 2010 年的光伏搶裝,歐 洲光伏裝機新增 13.28GW,同比增長 108.27%。

2012-2018 年,補貼退坡疊加階段性雙反稅抬高光伏成本,歐洲市場陷入低迷:由於前期光伏產業的 快速膨脹對國家財政造成了巨大壓力,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主力國家補貼力度縮減,疊加這一 時期歐盟針對中國光伏製造商徵收雙反稅,並提出最低進口價格限制,導致歐洲市場裝機成本偏高, 裝機需求歸於沉寂。這一階段歐洲年均光伏新增裝機僅 10GW。2018 年 9 月,伴隨歐盟正式結束對華 雙反稅徵收與最低價格限制,2019 年起歐洲光伏邁入年均裝機 20GW 時代。

政策優待屋頂光伏疊加能源價格較高,歐洲裝機以分散式為主:不同於國內以集中式地面電站為主 導的裝機類型,歐洲地區光伏裝機結構中以分散式裝機為主。光伏發展早期,歐洲各國針對戶用光 伏積極的補貼政策與較高的能源價格是形成該裝機結構的主要原因。以德國為例,在 1998 年 10 月德 國政府提出了十萬屋頂計劃。

在這一計划下,居民屋頂發電比太陽能電站發電的價格還要高。德國 電價是 0.1 歐元/度,而電力公司回購太陽能發電的價格是 0.5 歐元/度,差價調動了居民的積極性,到 2004 年,德國共安裝了 10 萬個太陽能屋頂。在 2010 年,德國為功率小於 30kW 的屋頂太陽能設備提 供 0.3957 歐元/度的補貼,為地面系統提供 0.2875 歐元/度的補貼。而後續光伏發展進入平價階段,較 高的能源價格又成為分散式光伏發展的驅動因素。仍然以德國為例,俄烏衝突之前,德國居民用電 電價水平約為 0.3 歐元/kWh,折算為人民幣後度電價格超過 2 元,甚至高於我國工商業尖峰時段用電 價格水平。較高的能源價格驅動下,居民也傾向於通過加裝屋頂光伏的方式節省電費支出。

歐洲能源獨立訴求較強,清潔能源發展有望進入新階段: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目前歐洲能源體系 對俄羅斯存在較高依賴,2020 年歐盟自俄羅斯進口的能源佔到其總需求的 24.4%,俄羅斯供應的天然 氣、石油、固體化石燃料、硬煤等分別佔到歐盟該種能源需求量的 41%、37%、19%和 30%。2022 年 以來,俄烏衝突之下歐盟與俄羅斯關係趨於惡化,引發歐洲各國的能源供應危機,部分地區能源價 格迅速抬升。根據德國 Statista 機構彙編數據顯示,截至 2 月,希臘創下歐洲地區最高月均電價水平, 達 211.7 歐元/MWh,較去年 9 月 134.72 歐元/MWh 猛增 57.1%;歐盟最大電力凈進口國義大利緊隨其後, 達到 210.5 歐元/MWh,較去年 9 月的 158.81 歐元/MWh 增長 32.5%。面對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安全性與 經濟性的雙重挑戰,歐盟地區通過可再生能源上量實現能源獨立迫在眉睫。

2022 年歐洲市場高景氣度,拉動中國光伏出口:在上述原因的推動下,面對供應鏈價格持續上漲的 第一季度,歐洲仍對光伏產品需求不減,逐月持續增長。2022Q1 歐洲進口了 16.7GW 的中國組件產品, 相比去年同期的 6.8GW 增幅高達 145%。

歐盟官方已給出年均 45GW 的裝機目標,而為儘早實現能源獨立,光伏裝機實際上量可能更為激進: 2022 年 5 月 18 日,歐盟 REPowerEU 計劃落地,文件提出為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並在 2027 年前實現能源獨立,將快速推進綠色能源轉型。該計劃將歐盟 2030 年可再生能源的總體目標從 40% 上調至 45%,並提出到 2025 年,光伏累計裝機量應達到 320GW,到 2030 年光伏累計裝機量達到 600GW, 即 2022-2025 年光伏年均裝機 35-40GW,2022-2030 年年均裝機 45-50GW,累計裝機量的年均複合增速 約 15.42%。而根據 Solar Power Europe 在《2021-2025 歐洲光伏市場展望》的測算,若要在 2030 年實現 45%的清潔能源佔比,則 2030 年歐盟光伏累計裝機量應達到 870GW,對應 2022-2030 年年均裝機 75-80GW,累計裝機量的年均複合增速達到 20.29%。

美國市場:清潔能源重回發展快車道

過去十五年間,光伏降本及 ITC 稅收抵免政策是美國光伏裝機上量的核心驅動:從 2005 年底不足 1GW 翻倍增長至 2021 年底超過 100GW 的存量裝機,美國光伏產業在過去十五年內經歷了快速擴張。回顧 其發展歷史,我們認為,光伏系統自身的降本迭代與經濟性提升是光伏上量的根本原因,而以稅收 抵免為代表的激勵政策則是美國光伏快速發展的催化劑。光伏投資稅收抵免政策是由美國聯邦政府 提出,鼓勵納稅人投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獎勵性措施,對於符合規定的太陽能設備,政府會為投 資者減免相當於設備成本 30%的稅負。該政策於 2006 年開始實施,自政策實施至今,美國光伏裝機 存量的 CAGR 達到 48%,對新增裝機形成明顯的拉動。

ITC 政策執行至今已經歷 4 輪延期,並帶動多輪退補搶裝:①2007-2008 年:ITC 政策在 2005 年首次提 出時僅計劃實施兩年,即於 2007 年底到期,後在 2006 年延期至 2008 年。此次延期政策雖然提前一 年出台,但在前期退補預期之下儲備的項目照常推進,2007 年裝機量仍同比增長 52.38%,明顯高於 2006 年 32.91%的增速。2008 年,由於尚不確定後續政策能否延期,美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創新高,全 年新增裝機 298MW,同比增長 86.25%。2008 年 12 月,《緊急經濟穩定法案》一次性將 ITC 政策延長 8 年,2009 年起市場增速略有放緩。

②2010-2011 年:2009 年美國《經濟刺激法案》規定可再生能源 項目完成後,美國財務部在 60 天內須以現金返還項目成本的 30%,該政策原計劃於 2011 年 2 月到期, 因此引發了美國光伏 2010 年的搶裝潮,當年美國新增光伏裝機 852MW,同比增長 95.86%。後續政策 延期至 2012 年 2 月,因此 2011 年,美國光伏產業延續了前一年的高增長,裝機量達到 3.13GW,同比 增長 267.61%。③2016 年:儘管 2015 年 12 月《綜合撥款法案》已確定將 ITC 延期至 2023 年底,但儲 備項目的持續推進帶動 2016 年新增裝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 11.27GW,同比增長 97.79%。④2020 年,26%的補貼幅度原定於年底到期,因此帶動了一輪搶裝,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 98.59%。(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美國清潔能源發展重回快車道:不同於側重傳統能源發展的特朗普執政時期,在以拜登為代表的政 府上任後,氣候變化問題重新納入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戰略之中,因此可再生能源發展有 望提速。就任前,拜登已經在其競選主張中提出到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正式上台後,拜登在 2021 年 2 月帶領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在 2021 年 4 月的氣候問題 40 國領導人峰會上提出到 2035 年實現 100%無碳電力。與拜登的脫碳目標相呼應,美國光伏行業協會 SEIA 也在 2021 年 9 月修訂了光伏行業 發展路線圖,將 2030 年光伏發電佔比目標從 20%上調至 30%。

為達成無碳電力目標,2021-2030 年年均光伏裝機預計應達到 60GW:2021 年,全美髮電量約為 4.11 萬億 kWh,其中火電發電量達到 2.56 萬億 kWh,佔比高達 62.19%。為實現 2035 年 100%無碳電力的目 標,美國的發電結構重心應從火力發電轉向清潔能源發電。而在諸多新能源發電品種中,水電嚴重 依賴自然資源,核電對安全性要求較高,兩者增速均較為有限,因此我們認為,光伏與風電的大力 發展將成為美國能源革命的必要手段。認為到 2035 年光伏發電 在美國電力結構中的佔比應提升至 20-25%,對應存量裝機超過 970GW,2022-2035 年年均裝機量超過 60GW;美國光伏協會 SEIA 亦根據這一目標給出了 2021-2030 年年均近 60GW 的裝機預期,而在更樂 觀的 SEIA 30x30(2030 年光伏發電佔比 30%)情境下,2021-2030 年年均光伏裝機或達到 75GW。

ITC 延期暫時受阻,但美國新能源裝機鼓勵政策實際上具備較大彈性:2021 年 11 月,拜登《重建更 好法案》在眾議院表決通過後進展受阻,其中提及的 ITC 延期並恢復 30%抵免力度的政策亦暫時擱淺。 但回顧美國新能源產業的歷史,其激勵政策變化始終較為靈活。從政策制定的角度而言,我們認為: ①ITC 延期未必急於當下:回顧美國 ITC 四次延期歷史,相應延期法案均在 ITC 到期當年或到期的前 一年年底發布,補貼延期的不確定性往往能夠引發產業搶裝,對新增裝機量形成積極拉動。本輪 ITC 即將於 2023 年底到期,較早延期並提升補貼力度確實可以作為緩解光伏成本上升的手段,但在法案 受阻的預期下,2022-2023 年,美國光伏產業都將處於退補搶裝的高景氣周期。

②即便 ITC 延期的提 案確認不通過,未來政策尚存較大變數:以風電補貼 PTC 為例,2012 年美國 PTC 到期並未延期,由 此引發一輪大規模搶裝;而在 2013 年,政府又重新恢復 PTC 用於扶持風電產業發展。相比國內節奏 明確的退補時間表,美國清潔能源鼓勵政策存在較多變化可能性,也曾有到期後再度恢復的先例。 因此我們認為,在「無碳電力」與「30x30」的目標指引下,仍可以對美國光伏市場的未來空間保持樂觀。

亞太及其他市場:傳統市場需求穩健,南美中東地區潛力初現

印度市場:政策規劃較為樂觀

印度太陽能資源豐富,2014 年起因地制宜提出 2022 年 100GW 裝機目標:印度地理位臵靠近赤道,大 部分地區處於熱帶,每年約有 250-300 個晴天,優越的光照條件為印度光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14 年,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到 2022 年計劃完成 100GW 的光伏裝機目標,印度光伏市場由此進入 GW 時代。 然而受到土地審批手續複雜、輸電網擴展建設緩慢、本土產能不足且有一定貿易壁壘的影響,印度 光伏的實際建設存在一定滯後。尤其是 2019-2020 年,印度新增光伏裝機量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連續兩 年出現負增長。截至 2021 年底,印度累計光伏裝機量不足 50GW,距離早前 100GW 的目標仍有明顯 距離。

繼續提出 2030 年 300GW 裝機目標:2021 年,印度繼續提出到 2030 年實現 450GW 清潔能源裝機的目 標,其中光伏裝機目標約為 300GW,為完成這一目標,2022-2030 年,印度光伏裝機年均增量應達到 25-30GW,對應累計裝機量年均複合增速 22.03%。但展望未來,貿易保護壁壘仍可能阻礙其光伏裝機 量的實際兌現。

澳大利亞:戶用光伏貢獻主要增量,各州政府加大預算支持消納

針對小規模光伏給予度電補貼,形成以屋頂光伏為主的市場格局:澳大利亞各州自 2009 年前後,陸 續開始為光伏提供固定電價補貼(FiT),補貼額度、電量計量方式、規模上限等根據各州政府及電 力公司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普遍而言,澳大利亞的 FiT 度電補貼主要針對小規模分散式光伏, 其補貼規模上限一般在 4.5-100kW 之間,這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以分散式小規模光伏為主的市場格局。

截至 2021 年底,澳大利亞已有超過 300 萬戶家庭安裝了屋頂光伏,其發電量佔比達到全國總發電量 的 8.1%。與此同時,伴隨電網消納的逐漸吃力,戶用光伏的上網電價也逐年下降,從早期的 0.5 澳 元/kWh 一路下降至近期的不足 0.1 澳元/kWh,甚至目前已有提案建議電網應當對戶用光伏上網的電量 收取費用。因此,當前的分散式裝機主要依靠自身降本帶來的經濟性驅動,2020-2021 年,澳大利亞 分散式新增裝機量增速出現下滑,但整體仍呈現增長態勢。

大規模公用光伏電站裝機主要受到投資驅動:澳大利亞集中式光伏在近五年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 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1 億元的競爭性融資以及清潔能源金融公司(CEFC)持續的 2.5 億 澳元的大規模太陽能融資計劃。2016 年, ARENA 與 CEFC 啟動了大規模光伏的資助項目,幫助 14 個 大規模公用光伏電站項目降本,推動了澳大利亞公用光伏的早期發展。

2050 碳中和目標指導下,各州政府積極投資儲能與氫能,助力可再生能源消納:2021 年,澳大利亞 承諾在 2050 年前實現碳凈零排放,儘管國家層面並未出台具體政策以支持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各州 已提出相應減排目標,並在財政預算中積極納入儲能、氫能與電網建設的投資。我們認為,上述消 納措施有助於澳大利亞電網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為清潔能源的穩定上量提供空間保障。

日本市場:《能源基本計劃》上調可再生能源目標,新增裝機趨穩

新增光伏裝機量受政策驅動明顯:2011 年的福島核電事件推動日本政府加速可再生能源布局,2012 年,日本政府通過一系列可再生能源法案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採用固定電價補貼的方式(FiT)支 持光伏行業發展,電價逐年退坡。受到這一激勵政策的帶動,日本光伏裝機從 2013 年起明顯提速, 邁入年均裝機 5GW 的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由於早期大型光伏項目沒有對併網時間做出要求,已審 批項目的實際完成率較低。為解決併網拖延問題,2015 年日本產業經濟省(METI)要求 2012-2014 年 批准的大型光伏電站在 2019 年 3 月前併網,否則將把補貼下調至 21 日元/KWh,帶動 2018 年一輪光 伏搶裝。

2021 年以來,METI 以固定溢價方式(FiP)替代原固定電價方式(FiT),對 250kW 以上的大 規模光伏電站進行補貼,即要求光伏發電按照電力市場規則與其他能源發電技術無差別競價上網, 最終其電費收入為「競價上網電價 溢價補貼」。

2021 年日本政府修訂《能源基本計劃》,大幅度上調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年均新增裝機規模預計 穩定在 5-7GW:2021 年 10 月,日本通過《能源基本計劃》的修改,並提出:為實現 2050 年碳排放凈 零的目標,將 2030 年電力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上一版的 22%-24%,擴大到 36%-38%,具體目 標為:14%-16%的電力來自太陽能,5%來自風能,1%來自地熱,11%來自水電,5%來自生物質能。 考慮到日本近 20 年基本穩定在 1 萬億 kWh 上下的用電量,我們推算到 2030 年日本光伏的累計裝機量 應達到 115-135GW,對應 2022-2030 年年均光伏裝機增量約 5-7GW,市場空間基本持穩。

中東市場: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經濟性決定當地光伏潛力巨大

競爭性上網電價屢創最低紀錄,中東光伏發電具備無可複製的競爭優勢:近年來,伴隨中東富裕地 區的大規模光伏電站陸續啟動招標,中東市場開始萌芽。根據 IEA 數據,2021 年中東地區裝機量預 計達到 2.8GW 左右,未來有望持續增長。這一趨勢的主要政策驅動是各國大規模光伏項目的競價招 標,這種方式貢獻了該地區約 3/4 的增長,並為光伏發電帶來了創紀錄的上網電價,部分項目上網電 價摺合人民幣低至 0.10 元/kWh,反映出當地無可複製的優越光照條件、低廉土地成本與利好支持政 策。(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南美市場:光伏性價比顯現,以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快速擴張

用電成本上升成為光伏裝機增長催化劑:巴西自 2010 年代開始扶持鼓勵光伏產業發展,2012 年推出 凈電量計量方式鼓勵分散式光伏發展,2014 年開始電站項目競拍招標,2016 年底將光伏設備進口關 稅從 14%下調至 2%,並對國內無法生產的光伏組件免徵關稅。然而,早期政府對光伏產業提供的扶 持政策並未換來光伏裝機量的快速提升,這主要是因為早期光伏發電成本較高,而巴西 60%-70%的 電力供應來源於當時成熟且廉價的水力發電。

2015 年後,伴隨巴西乾旱問題日益嚴重,政府通過信 標電價制度提升了來水不足時期的用電價格,導致用戶用電成本從早期的 250 雷亞爾/MWh 大幅提升 至 400 雷亞爾/MWh 上下,疊加 2017 年寬鬆進口政策下光伏設備成本的降低,2017 年起,競拍電站的 上網電價相比巴西平均用電電價開始出現經濟性,此後,分散式與集中式電站的共同發展推動巴西 快速成為 GW 級光伏市場。長期來看,由於當前光伏經濟性已經凸顯,疊加 2021 年巴西總統將碳中 和目標年份從 2060 年提前至 2050 年的政策支持,我們判斷未來巴西增長空間仍然較大,根據巴西光 伏行業協會 ABSolar 的預測,到 2022 年巴西累計裝機量將達到 24.93GW,即 2022 年將實現 11.41GW 的 光伏裝機。

全球需求:2022 年全年裝機或超 230GW,2021-2025 年 CAGR 有望接近 30%

長期而言,光伏經濟性是全球裝機上量的根本驅動力:伴隨技術迭代,光伏發電成本急劇下降至平 價區間,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在 2018 年 1 月發布的報告,全球部分地區光伏、陸上風電度電成本 區間已經接近甚至低於全球的化石能源;而展望 2050 年,幾乎全球所有國家的光伏、風電都將是最 低成本的電力能源。光伏發電的經濟性與長期降本潛力推動了全球光伏裝機的快速上量。從 2010 年 到 2021 年,全球光伏年新增裝機量從 17.49GW 快速攀升至約 165GW,CAGR 超過 25%。未來伴隨技術 的持續進步與成本降低,光伏行業市場空間廣闊。

短期來看,2022 年全球裝機或超過 230GW,2021-2025 年均裝機增速接近 30%:基於前述分析,我們 測算 2022 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有望達到 234GW,同比增長超過 40%。其中中國裝機貢獻約 80GW, 歐洲、美國為後續兩大市場,分別貢獻約 48GW、24GW 的裝機量,歐洲地區旺盛的需求或將抵消今 年美國地區政策帶來的不利變動;而展望後續,2021-2025 年全球光伏裝機預計持續向好,年均裝機 或達到 295GW 左右,新增裝機量的年均增速有望接近 30%。中國、歐洲、美國三大市場持續合計貢 獻全球 60%以上的新增光伏裝機量,而印度、中東、拉美等市場同樣具備較大潛力。

供給博弈:貿易摩擦加劇,國內企業具備全球競爭優勢

美國:對華雙反稅之外,向東南亞地區產能啟動反規避調查

「雙反稅 201 301」構成中國光伏出口美國的貿易壁壘:美國自 2012 年起開始對華光伏產品徵收關稅, 保護本土光伏企業。目前,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設臵的關稅壁壘主要包括雙反稅、201 相關關稅與 301 相關關稅,雙反稅針對中國光伏產品加征關稅,稅率根據公司不同各有差異,近期美國對中國企 業的東南亞產能發起反規避調查,或意圖拓寬雙反稅適用的地理範圍;201 關稅面向全球光伏產品, 目前執行稅率為 14.75%;301 關稅則不僅涉及中國光伏產品,而是對國內出口產品大面積加征關稅, 在光伏產業鏈中涉及的主要對象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接線盒和背板等。

多重貿易壁壘之下,中國企業轉向東南亞建廠:根據最新雙反稅稅率裁決結果及 201 關稅延期結果, 我們估算從中國直接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平均需加征較高額的關稅,而從以東南亞地區為代表的其 他國家出口光伏產品至美國,僅需額外加征不足 15%的關稅。考慮到兩者之間約 45%的成本差異, 中國企業在過去十年里,陸續在海外建廠,以降低出口成本。

雙反稅:持續限制中國光伏直接出口

首輪雙反稅僅針對大陸地區,企業改用中國台灣電池片規避高額關稅:雙反稅即反傾銷稅和反補貼 稅的統稱。2012 年美國首次對中國光伏產業發起雙反調查,並於 10 月終裁決定,對中國組件企業征 收 14.78%-15.97%的反補貼稅和 18.32%-249.96%的反傾銷稅。具體的徵稅對象包括中國產晶硅光伏電池 (無論是否組裝為組件)、電池片、層壓板、面板及建築一體化材料等。在雙反稅的地理範圍界定 方面,首輪雙反調查規定光伏組件原產地由其使用的電池片產地決定,同時僅對中國大陸地區出口 的產品加征雙反稅。為了規避關稅,組件企業開始從不在徵收範圍的中國台灣地區進口光伏電池片, 在大陸組裝成件後銷往美國。

二輪雙反調查將中國台灣地區納入徵稅範圍:2014 年,針對中國大陸企業選用中國台灣電池片規避 關稅的問題,美國商務部發起第二輪雙反調查,當年 12 月,美國商務部終裁決定對大陸地區徵收 27.64%-49.79%的反補貼稅和 26.71%-165.04%的反傾銷稅;並對中國台灣地區徵收 11.45%-27.55%的反傾 銷稅。

二輪雙反後國內企業對美直接出口普遍面臨較高額的稅率,但積極申訴仍有望降低實際執行稅率: 反傾銷稅與雙反稅稅率確定後,美國商務部每個年度仍可能對在特定時間區間內進口的商品進行復 審,所適用的實際執行稅率可能因而得到調整,因此據理申訴並積極配合美國商務部調查的企業有 望爭取到較低的實際執行稅率。以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間的部分產品的複審為例,最終裁 決對調查範圍內的產品實際徵收的反傾銷稅率為 0.00%。(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01 關稅:延期四年,稅率逐步退坡,免加征額有所放寬

201 關稅面向全球徵收,目前執行 14.75%的稅率:2018 年 2 月起,美國根據 1974 年貿易法 201 條款對 進口太陽能電池及光伏組件加征保護性關稅,該政策原定執行時間為四年,四年內稅率從最初的 30% 逐步退坡至 15%,各國免加征關稅額度為 2.5GW。2019 年 6 月,美國政府公布了包括雙面組件在內的 10 類光伏產品豁免清單,清單內的產品無需加征 201 關稅。2022 年 2 月,特朗普政府在 2018 年公布 的 201 關稅計划到期,拜登政府隨即宣布針對晶硅電池及組件的 201 關稅延長四年,自 2022 年 2 月 7 日起生效。此次延期將各國可豁免關稅的出口配額提升至 5GW,雙面組件仍然享有豁免,同時稅率 標準也將從 2022 年的 14.75%逐步退坡到 2025 年的 14.00%。

301 關稅:政策即將到期,延期與否未有定論

對華 301 關稅或有望取消:2018 年 7-8 月,美國分兩批次啟動 301 條款,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 10%的 關稅,涉及產品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接線盒和背板。2019 年 6 月,特朗普政府將 301 條款的關 稅水平從 10%提高到 25%。由於 301 法案四年自動到期,兩項針對中國的關稅行動預計會在今年 7 月 6 日和 8 月 23 日陸續到期。考慮到近期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政府將採取一切 政策手段抑制物價飆升,削減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或將在考慮範圍之內,我們認為存在 301 關稅到期後不再延期的可能性。

反規避調查:使用海外矽片的組件產品不在調查範圍內

反規避調查範圍進一步明確,使用海外矽片的組件產品不受此次調查影響:2022 年 2 月 8 日,Auxin 公司要求美國商務部發起對生產或組裝於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或者越南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和組 件是否使用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來規避對中國的雙反稅進行調查,其主要理由包括:①在第三國生產 的光伏電池實際價值的 70%來自中國;

②近十年美國進口中國光伏產品大幅減少,中國向東南亞出 口光伏產品大幅增加,因此第三國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產商與中國供應商有關聯等。美國商務部於 3 月 25 日確認發起調查,隨後在 5 月 2 日的備忘錄中明確,使用來自中國的多晶硅在中國境外生產的 矽片不在此次調查範圍之內,即使用海外矽片的組件產品預計不受調查影響。5 月 13 日,美國商務 部根據出貨體量對 8 家企業進一步發起調查,我們認為,上述企業名單類似於雙反調查過程中的強 制應訴企業名單,未在列企業並不排除被加征某統一稅率的可能性。

印度: 加征基礎關稅提高貿易壁壘

近十年印度多次意圖對進口光伏產品加征關稅,2022 年 4 月起保障性關稅開始實施,反傾銷調查終 裁再度延期:自 2012 年起,印度曾多次嘗試對電池片、組件等進口光伏產品加征關稅,其中 2012 年、2017 年兩次針對中國等地區的反規避調查均未成功。而在本次加征基礎關稅前,印度曾自 2018 年 7 月起對全球進口的電池片、組件產品徵收從 25%到 15%逐步遞減的關稅,這一關稅政策原定於 2020 年 7 月到期,後又延期一年。由於 2021 年 7 月到期時,印度財政部已確定將於 2022 年 4 月起對 全球進口的電池片、組件分別徵收 25%和 40%的基本關稅,原有的保障性關稅政策並未延期,因此 2021 年 8 月到 2022 年 4 月成為印度光伏產品進口空窗期。

2021 年 5 月,印度又額外針對中國、泰國、 越南進口的電池片及組件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至 2022 年 5 月,上述調查結果尚無定論,終裁結果 將延期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發布。

2022 年 4 月起,印度開始對電池及組件加征關稅,致使一季度運營商大規模囤貨:由於印度在 2022 年二季度以後開始對全球(包括印度經濟特區)光伏組件、電池片產品分別徵收 40%、25%的基本關 稅,預計對當地光伏成本造成較大影響。為盡量規避提升基礎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印度光伏運營 商紛紛在一季度搶囤進口光伏組件。據索比光伏網數據,印度在 2022 年第一季度進口光伏組件 9.7GW,同比增長 210%,占 2021 年印度直流側(即組件容量)新增光伏裝機量的 74.62%,我們據此 推測,印度光伏開發商已經採購完成了今年所需光伏組件的近六七成。


我們認為,印度此次加征關稅對中國光伏產業影響有限:目前,印度光伏產業對海外產能依舊存在 較高的依賴性。就歷史情形分析,印度多次反傾銷調查卻無稅結案,即反映出當地光伏市場對國際 光伏供應商的嚴重依賴,2022 年 4 月起對電池組件加征基本關稅能否長期實施以及 2021 年提出的反 傾銷調查終裁結果如何仍存在較多變數;就當前產能而言,根據行業媒體全球光伏的統計,2021 年 印度本土電池片產能約為 4GW,組件產能約為 16GW,但受限於製造成本及尺寸升級,實際能夠運 行的組件產能僅 8GW,2021 年實際產量僅 5.5GW。

此外,考慮到約 60%的本土電池片、組件產能位 於印度經濟特區內,同樣受到此次提高基礎關稅的影響,實際未受影響的本土電池片、組件產能分 別約為 1.6GW、3.2GW。而根據印度光伏激勵計劃預案中提出的到 2030 年實現 300GW 累計光伏裝機 的目標進行推算,印度 2022-2030 年年均裝機預計應達到 25-30GW,遠超本土產能的供應上限。因此 我們判斷,若印度想要完成自身裝機目標,短期內仍需依賴海外光伏產能,而此次面向全球的關稅 上調並未影響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對我國光伏產業影響有限。

中國企業:深化海外產能布局,樹立全球競爭優勢

中國光伏產品供應全球,海外市場對中國品牌有較高認可度與依賴度:光伏設備製造是我國具有國 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2020 年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出貨量均處於世界第一,在全球的佔比均超過 七成。其中,多晶硅料和組件環節我國產量佔比超過 75%,電池片環節我國產量佔比均超過 80%, 矽片環節我國產量佔比超過 95%。海外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依賴度較高,同時一線企業品牌在海 外亦具備較高認可度,晶澳科技、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企業在 BNEF 全球光 伏組件可融資性(Bankability)排名中常年名列前茅。

頭部組件企業面向全球出貨,海外銷售佔比普遍超過 50%,隆基綠能、阿特斯等對美出貨量較高: 從 2021 年各公司年報及招股說明書披露數據來看,國內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海外收入佔比普遍 達到 50%以上。其中隆基綠能、阿特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對美銷售額較大。我們拆分各公司對 美國/美洲地區的銷售收入,並按照 1.9 元/W 的組件價格對出貨量進行測算,估算隆基綠能、晶科能 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2021 年對美組件出貨量分別約為 6.84GW、2.95GW、2.47GW、1.63GW,收入 佔比分別為 16.07%、15.94%、10.79%、7.50%,僅 2021 年上半年公司 對美組件出貨量即達到 2.42GW 左右,收入佔比更高達 39.04%。

目前,2021 年對美出貨量超過 2GW 的企業均已被列入此次東南亞反規避調查重點企業名單,其中隆基綠能、阿特斯等美國/美洲市場收 入規模較高、收入佔比較大的企業或受到較大影響。(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海外矽片自供率高的企業受反規避調查影響的風險相對較小,我國企業具備全球競爭優勢:使用中國硅料,但從矽片環節即在中國境外生產的光伏電池不 受此次東南亞反規避調查約束,因此我們判斷,在海外配有充足矽片產能的一體化企業或在此次調 查中承受較低風險。根據我們的統計,晶科能源在 2022 年初已在越南投產 7GW 矽片產能,可以超額 匹配其海外 6.5GW 的電池片與組件產能;晶澳科技下半年各環節海外產能預計將同步擴大至 4GW, 海外矽片自供應比例滿足 100%;隆基綠能 2022 年海外矽片自供率預計約為 40%。

我們認為,當前已 經較早實現海外矽片自供的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企業預計受到反規避調查影響較小,短期內或有 望通過對美出貨賺取一定超額收益;而海外矽片產能不足的企業短期內對美出貨或較為謹慎,未來 伴隨反規避調查結果落地,若判決標準主要以矽片原產地確定各企業出口的光伏電池所適用的稅率, 各企業預計將擴建海外矽片產能以滿足出口要求,長期影響預計仍然有限。展望未來,如海外主流 市場貿易保護思維繼續升級,我們認為頭部光伏製造企業可能相應進一步將產能布局向東南亞以外 的全球其他地區延伸;此外,在後續可能出現的光伏電池技術迭代中,我國頭部企業已走在降本提 效與量產推進的前列,有望通過新技術領先進一步鞏固在全球範圍內的整體競爭力。

中國逆變器企業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亦將受益於全球光伏需求向好:在近年來光伏逆變器產業 的發展中,我國逆變器企業技術與產品逐步升級,同時積累了海外市場的銷售渠道與品牌認知度, 在全球市場的市佔率逐步提升。2020 年傳統海外逆變器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陽光電源、錦浪 科技、固德威等上市公司逆變器產銷量大幅增長。根據 Wood Mackenzie 的數據,2020 年全球逆變器 出貨量前 10 公司中,有 6 家中國企業,合計全球市佔率約 60%,相對於 2019 年進一步提升。在中國 逆變器逐步全球化替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行業亦有望整體受益於海外光伏需求的向好,保持同步 增長。

全球加配儲能成為趨勢,受此影響逆變器出貨增速可能略高於光伏行業需求平均增速:光伏、風電 出力具有間歇性與不可控性,與每時每刻的光照條件、風力條件密切相關,因此大規模地應用光伏、 風電作為發電來源,需要按照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的要求配臵儲能設施,以平滑光伏、風電的發電出 力曲線。儲能系統同樣需要與光伏電站逆變器類似的電能轉換裝臵,而儲能逆變器與光伏逆變器在 技術原理、生產製造、下遊客戶等方面基本一致,儲能業務渠道與光伏逆變器業務渠道共享,因此 光伏逆變器企業具備進入儲能領域的天然優勢,也有進入儲能領域其他業務的可能性,市場空間的 中長期成長性上優於光伏主產業鏈環節。

投資分析

短期來看,歐洲能源獨立訴求明確,光伏市場需求超預期,有望抵消美國貿易政策不利變動的影響。 全球光伏需求維持高景氣, 2022 年全年終端需求或超 230GW。長期來看,在持續迭代降本的推動之 下,光伏中長期增長空間無憂,2021-2025 年全球光伏裝機預計持續向好,新增裝機量的年均複合增 速有望接近 30%。我們認為光伏組件環節的一線企業經過多年全球耕耘,已具備較好的品牌渠道優 勢,同時有望通過完善海外一體化布局持續供應全球市場,並有望通過新技術領先進一步鞏固在全 球範圍內的整體競爭力;中國逆變器企業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亦將受益於全球光伏需求與儲能 需求的向好。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智庫 的精彩文章:

內窺鏡行業深度報告:小內鏡大需求,從內鏡全產業鏈看進口替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