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行業專題報告:消費級AR賽道持續預熱,國內廠商有望獲益
(報告出品方/作者:華安證券,張天)
1 AR 發展一波三折,業內期盼蘋果發布新品引領消費級 AR 熱潮
蘋果 WWDC2022 召開,雖未涉及 AR 產品,但技術和生態布局具有充分基礎。 蘋果WWDC22 大會於北京時間6月 7日凌晨1 點舉行,此次發布會主要帶來了 iOS、 iPadOS、watchOS 和 macOS 四大系統更新,並發布了採用 M2 晶元的最新 MacBook 系列。雖然 AR 新品並未「如期而至」,我們認為蘋果已在硬體和軟體層面為 AR 的發 布打下了堅實基礎。 硬體方面,M2 的推出意味著蘋果在低功耗 Arm 晶元的設計上又一次得到突破。 憑藉業內領先的單位功耗性能表現,M2 將給 Macbook 帶來媲美獨立顯卡 標壓高性 能 CPU 的 x86 筆電使用體驗。獨立 AR 眼鏡需要較強的多感測器融合計算、本地 AI 推理以及 GPU 輕渲染能力,對於能耗比要求極高,蘋果在 M 系列的 IP 積累或給業內 對於蘋果自研 AR SoC 的更高期待。
軟體方面,蘋果更加強調終端協作,可以實現視頻實時文字提取。與鴻蒙 OS 的 理念類似,蘋果此次多 OS 更新格外強調多終端協作能力,例如 iphone 可直接充當 mac 的攝像頭、大小屏「一鍵共享」等,協作功能的豐富或給 AR 作業輔助、遠程協 作功能打開想像空間。LiveText 是蘋果在之前操作系統更新中帶來的實況文本功能, 蘋果此次帶來了視頻提取功能,用戶只需暫停任何包含文字的畫面,就能進行拷貝、 翻譯、查詢、共享等操作。此外憑藉晶元強大的 AI 能力,蘋果的「摳圖」能力更加強 大,能實現照片的主體實時複製、背景更換。我們認為,視頻文字實時提取和主體識 別能力將在 AR 眼鏡的使用場景種發揮重要作用。
蘋果重視 AR 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技術實力雄厚,擁有全球最大的 AR 開發平 台。自 2010 年以來,蘋果已收購十餘家 AR 領域公司,包括 AR 內容生態、軟體平台 開發和 AR 鏡片領域。通過數十載的平檯布局和技術融合,蘋果為 AR 設備商業化落 地奠定堅實基礎。2017 年,蘋果於 WWDC17 推出 AR 開發平台 ARKit,基於龐大的 用戶體量成為全球最大的 AR 開發平台。
蘋果 AR鏡框的特殊設計和光學結構設計布局將顯著提升用戶體驗。根據USPTO 在 5 月公布的蘋果 AR 智能眼鏡專利,蘋果正在研發頭戴設備的可塑性鏡框和輕量化 的光學結構布局。這些專利通過輕量化設計、採用具有彈性且高耐用性的材質,使得 在有光波導模組的 AR 眼鏡中,鏡腿的彎曲形變不會影響在光學模組,在保證光學模 組安全穩定性的同時,提升用戶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對傳統保護殼方案形成良好代 替。
AR 設備商業化歷經 10 載,由谷歌於 2012 年率先投入市場,目前微軟 HoloLens 系列是主流,定位企業級市場。谷歌於 2012 年發布拓展現實眼鏡,將智能手機信息 投射到用戶眼前進行直接通信,但眼鏡價格高昂,同時續航時間短、發熱嚴重,後續 在市場逐步下線。2015 年現象級 AR 手游《Pokemon GO》的推出再次引發市場對 AR 設備的關注,同年微軟 HoloLens 一代發布。HoloLens 技術基礎堅實,客戶群體 定位精準,其開發團隊與 Xbox 遊戲機體感控制器 Kinect 原班人馬,設計之初即定位 生產力工具,主要針對專業用途和企業用戶,上市後在行業級市場佔有率第一。 微軟 HoloLens2 系列霸榜全球 2021 年全球 AR 市場。根據 IDC 的數據統計, 2021 年全球 AR 設備出貨量達 28 萬,同比 2020 年下降 3.2%,市場規模則從 2020 年的 4.99 億美金提升至 5.62 億美金。得益於 Hololens2 系列 MR 頭盔在工業、軍事、 培訓等企業級場景的先進體驗和完備的開發生態,微軟 2021 年 AR 產品收入超過 3 億美金,市場佔比 54%,同比增長 31%。影創科技(Shadow Creator)則是中國市場 的領導者,2021 年出貨近 1 億美金,市場份額 18%,同比增長近 70%。
AR 市場想像空間大,元宇宙相關設計應用的豐富將推動硬體發展。根據 YOLE 預測,全球 AR 設備出貨量將從 2021 年的 103 萬台提升至 2026 年的 4123 萬台, CAGR 109%,市場規模有望超過 200 億美元。中國是 AR 設備單一最大市場,IDC 預 測到 2025 年,中國 AR 設備出貨量將達到近 400 萬台,可能是全球單一最大市場。 隨著元宇宙相關概念的普及,XR設備成為連接元宇宙設備的最重要顯示和交互設備, Meta、微軟在硬體和內容端均相繼發力不斷研發新品,而蘋果的入局或預示著行業增 速的加快。 隨著 AR 價格門檻的降低,消費級 AR 出貨量將超過行業級產品。早期消費級 AR 設備頭顯價格高昂,無法下沉到大規模的消費級市場(初代谷歌眼鏡功能有限但價格 高達 1500 美金;Magic Leap 的獨立一體機高達 3000 美金;微軟 HoloLens2 官網指 導價高達 27400 元)。但隨著產品代際的更迭和重要零部件的成本下降,AR 頭顯平均 售價將逐步下降。根據 Strategic Analytics 的預測,未來消費級 AR 零售平均單價將 從 2020 年的 800 美金下降至 2026 年的 500 美金以下,低於 500 美金的入門級頭顯 將成為市場主流設備,其次是 500 至 1000 美金檔次。
AR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目前作業輔助、產品質檢、遠程協作為行業級主要應用, 消費級應用正逐漸豐富。在企業級應用方面,員工可藉由 AR 眼鏡完成從簡單的倉庫 分揀到複雜 AR 輔助手術。例如,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 DHL 已將 AR 眼鏡列為倉儲作 業標配,利用谷歌眼鏡將倉庫分揀準確性和生產效率提升 15%;知名電梯廠商蒂森克 虜伯向微軟訂購了 2.4 萬台 HoloLens 利用專家視頻通話為現場技術人員提供維修流 程遠程指導,將以往 2 小時解決的問題縮短為 20 分鐘。消費級應用中,典型的使用 場景主要基於 AR 眼鏡實時信息顯示、智能指引和第一視角攝錄功能,這些功能將與 傳統移動端遊戲、旅遊、運動、影視等 app 結合開發出一系列 AR 端特色應用。由於 社交軟體的 AR 濾鏡和 AR 遊戲等已在智能手機上流行多時,我們認為社交類、教育 類、零售類、導航類、旅遊類和運動健康類應用較容易獲得消費者青睞。
2 AR 眼鏡拆解:晶元、光學、感測三大模塊
AR 眼鏡主要分為顯示、光學模組、感測器和攝像頭、CPU 計算處理中心、音頻 和網路連接等主要模塊。我們根據功能模塊的不同類型,可將 AR 眼鏡拆解為計算、 光學、感測三大功能模塊。計算晶元主要為 SoC,提供 AR 的輸入、虛實融合到輸出 的算力支持,支持機器視覺和交互技術,主流的操作系統主要由蘋果、微軟和谷歌提 供,計算晶元的持續迭代提供了 AR 眼鏡更加輕量化、低功耗的可能。此外,連接模 塊主流是 WiFi 和藍牙技術,支撐區域網內遠程協作,未來有望支持低功耗的廣域連接 從而推動一體式 AR 眼鏡室外普及。AR 設備光學系統由光感元件組成,其中包括透鏡 和微型顯示屏(光機),透鏡目前以光波導為主流技術方案,光機方面 Micro LED 因 為性能優異,未來有望成為主流。感測方面,多個攝像頭分別承擔基於跟蹤定位功能 (SLAM)的圖像採集、交互手勢識別和日常拍攝功能,而非光學感測器陀螺儀、加速 計和 GPS,幫助使用者進行姿態定位。
晶元是 AR/VR 產品崛起的核心元器件,高通目前是 SoC 主流供應商。AR 設備 中,SoC 主要承擔操作系統運行、簡單本地渲染以及部分網路連接和感測器後端演算法 功能。XR SoC 與手機功能設計類似,但不同的是需要支持 XR 開發 SDK 並且更看重 低功耗。目前 HoloLens 2 採用高通驍龍 850 晶元作為處理中樞,市佔率第二的影創 科技採用驍龍 835 晶元。憑藉著在手機領域的絕對領先份額和驍龍 XR 系列的成功, 高通有望延續在 AR 領域的霸主地位。今年 5 月,高通推出下一代驍龍 XR2 SoC AR 參考設計方案。XR2 晶元首發於 Meta Quest2,之後廣泛應用於 VR 一體機中,其配 備的 FastConnect 6800 支持 WiFi6 連接,但目前僅支持與手機搭配進行分離式渲染 的工作模式。我們認為出於便攜性續航要求,AR 眼鏡或較難本地進行複雜的渲染任 務,雲端協同算力分配將會是未來產品設計的重要方式。國內企業方面,紫光展銳 T770 晶元在影目科技 INMO X 實現應用。但與 XR2 相比在工藝製程、視頻與顯示能力、 圖形渲染、人工智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AR 晶元將向獨立和定製化趨勢發展,IP 廠商發揮重要作用。微軟 HoloLens2 在 多感測器融合和手勢識別方面採用了一顆叫做 HPU 的定製晶元,這顆晶元採用台積 電 28nm 製程,共有 13 個計算單元,採用 ASIC 低延遲處理手部定位、6DoF 定位、 眼球追蹤、表面重建、空間 Mapping、環境識別等交互功能。除定製專用晶元外,廠 商獨立研發也成為了目前一大趨勢。除蘋果、亞馬遜和 Meta 等國際巨頭外,國內小 米、OPPO 等終端廠商也相繼投入 AR 晶元的開發。而 IP 廠商通過授權模式幫助自研 晶元廠商縮短晶元開發時間、降低開發風險。例如芯原股份今年 1 月表示,正與互聯 網企業合作,定製一顆包含芯源核心 IP 的 AR 晶元;安謀科技表示正與 Rokid 合作 研發 AR 專用高集成度、小封裝、高性能的異構設計方案。
AR 感測技術是人機交互的核心,視覺感測和 SLAM 演算法仍然是主流配置。攝像 頭目前仍是 AR 眼鏡獲取周圍環境信息的主要感測器,隨著三維體感交互技術發展, TOF(time of flight)和 LiDar 逐步成為 AR 眼鏡的標配。以微軟 HoloLens 2 為例, 頭部跟蹤部分由 4 個可見光相機組成,眼動跟蹤部分包括 2 個紅外(IR)相機,而一 個 RGB 攝像頭和 ToF 深度感測器用於 SLAM 演算法實時建立環境模型。
國內廠商在 AR 感測核心硬體和軟體領域持續發力。3D 感測結構光領域中,奧 比中光擁有結構光 3D 模組 Astra P,具有較高的解析度和良好的低光性能,技術成熟, 模組體積小,可用於遊戲體感交互、工業機器視覺檢測和手機前置攝像頭;VCSEL 作 為 3D 消費級感測主要光源,國產替代進展迅速,長光華芯正在推動消費級 VCSEL 芯 片量產,炬光科技推出可用於 DMS 等視覺感測的 VCSEL 模組。在軟體演算法端,SLAM 主要用於圖像採集和環境建模,國內上市公司海康威視,四維圖新等具備相關演算法的 開發和應用能力。
AR 眼鏡 BOM 成本主要由電子器件、光學顯示模組和鏡框等三部分組成。根據 Yole 的數據統計,光學模組(包括光機和鏡片)是 AR 眼鏡 BOM 里最核心組成部 分,佔總成本的 30-50%,電子器件和電池成本佔總成本的 30-40%,其他鏡框和人力 組裝成本佔到 10-20%。目前,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通過降低光學模組的配置實現,但 會顯著降低用戶體驗,而採用分體式方案雖然能降低晶元成本但造成使用者移動不便。 因此消費級入門產品的規模普及仍需要晶元的設計升級和光學模組在量產成本的下降。(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 光機和波導多種技術路線並存,LCOS DOE有望成為近期消費級主流
AR 光機多種技術路線並存,MEMS 目前佔比最大,MicroLED 將迅速提升。AR 光機顯示技術路徑主要分為自發光的 MicroLED、硅基 OLED(OLED on Si)、激光 MEMS 微鏡以及反射式液晶顯示 LCOS。根據 Yole 的預測和統計,全球 AR 顯示 光機市場將由 2021 年的 1.2 億美元快速增長至 2027 年 68 億美元。由於市場份額第 一的品牌微軟 HoloLens2 系列採用激光 MEMS 顯示技術,MEMS 顯示模組 2021 年 的市場份額高達 38%,並在未來幾年保持 90%增速。LCOS 方案增速更快,2021 年 市場份額為 10%,未來幾年達到 119%增速。2022 年是 Micro LED 的出貨元年,憑 借優異的性能,預計到 2027 年成為微型屏幕顯示第一大技術路徑,市場規模達 26 億 美元,佔比近 40%。
MicroLED 是未來微顯示屏主流技術路徑,優勢明顯。從用戶體驗角度上,光機 顯示需要考慮的技術指標主要有像素密度、亮度、對比度、光譜純度;從量產和設計 角度上需要重視的則是尺寸和成熟度。綜合考慮各項指標,業內商業化已成熟的幾項 技術中,MEMS、LCOS 綜合評價較高。 其中 MEMS 對於微振鏡、激光器等晶元要求較高,但主要專利和技術掌握在 TI、 英飛凌、Colorchip 等公司手中,除了微軟外,參與研發的公司還有德國 OQmented、 國內英唐科技等。目前 LCOS 已具備較高的商業成熟度,除了 AR 光機外,也廣泛應 用於車載 HUD、光通訊、光計算等新興領域。全球範圍內,索尼目前是 LCOS 技術最 主流的供應商,其次有中國台灣的 himax、Liteon 等,國內的芯視元、韋爾股份旗下豪威 科技也有布局。
MicroLED 具有像素密度高、高對比度、高亮度等優勢,非常適合作為小尺寸的 AR 光機。但目前 MicroLED 還存在磊晶技術瓶頸、LED 晶粒的巨量轉移良率、封裝 測試成本等量產困難,仍未實現在面板顯示領域的規模商用。國內三安光電通過定增 重點布局 MicroLED 晶元產能;京東方等主要面板廠商也在加緊研發 MicroLED 技術; JBD 主要研發用於 AR/VR HUD 近眼顯示的 MicroLED 微顯示面板。 雖然硅基 OLED 具有亮度低、光譜純度低等主要缺點,但主要優勢為尺寸小、對 比度高,如果用於 VR/AR 一體機(MR 設備),對於亮度要求可能降低,因此從時間 表上也會成為部分主流廠商在近期推出新品時會考慮的技術。
光波導方案在清晰度、視場角、體積和光線穿透性方面具有優勢,是 AR 眼鏡中 最佳的光學實現路徑。AR 成像由顯示模組投射圖像,通過耦合光學元件進入鏡片中。 在成像原理上,又分為傳統幾何光學和光波導技術路線。其中傳統光學主要基於光學 反射和折射,有稜鏡、自由空間、Birdbath 等幾種主流方案,雖然色彩還原度高,但 視場角較小、鏡片相對厚重。基於波導技術的 AR 眼鏡,由顯示模組、波導和耦合器 三部分組成。其原理是耦入區域將微投影光機的光束耦入到波導片中,使得光束滿足 在波導片中全反射傳播的條件,耦出區域用於將全反射傳播的光束耦出波導片並傳到 人眼。基於綜合性能和規模量產優勢,業內普遍認為未來 AR 眼鏡中光波導技術將成 為主流。Yole 預測,波導技術在 AR 設備中的滲透率將從 2021 年的 38% 逐步提升 至 2027 年 99%。
根據製造工藝,光波導技術分為幾何光波導(ROE)、衍射光波導(DOE)和全 息光波導(HOE)三種。幾何光波導(又叫陣列光波導)通過陣列反射鏡堆疊實現圖 像的輸出和動眼框的擴大(俗稱「擴瞳」),這種技術使用傳統幾何光學耦合光線,色 彩還原度、亮度等極佳。但由於基於幾何波導傳播的光通常是偏振的,導致鏡面鍍膜 層數繁多,鏡面陣列的膠合和波導切割對一致性要求也很高。ROE 代表光學公司是以 色列的 Lumus,國內的靈犀光子、Optivent 等。
衍射光波導中,傳統的光學結構被平面的衍射光柵(Diffractive Grating)取代。根 據衍射光柵的製作工藝,又分為表面浮雕光柵衍射波導(DOE)和全息光柵衍射波導 (HOE)。表面浮雕光柵波導製作難度較高,但得益於光通信行業中技術積累(例如 AWG 在石英晶圓上的波導光刻工藝),技術已較為成熟,設計難度主要在微納米衍射 光柵的物理光學模擬設計。目前微軟的 HoloLens1&2、Magic Leap 等行業級明星產 品都採用了 DOE 波導技術。全息光柵衍射波導製作工藝更為高效(不需要模具),利 用激光雙束干涉在材料內部曝光形成「明暗干涉條紋」,但製造參數需要經過大量實驗 獲得,無法通過光學分析反推,所以研發難度較大,採用 HOE 技術路線的主要有 Digilens、Akonia 以及國內的三極光電、光粒科技等。
衍射光波導技術通過明星級產品量產證明可行性,缺陷主要為色散,可以通過多 層光波導等方式解決。衍射光波導技術已通過 HoloLens 一代和二代、Magic Leap One 等多家明星產品證明消費級產品大規模量產可能性。由於不同波長的光衍射角度 不同,衍射光波導最大的劣勢是「色散」,也就是說使用者在觀看時會出現彩虹效應。 為了改善色散問題,可以將紅綠藍三色分別耦合到三層波導裡面,每一層衍射光柵都 只針對某一個顏色優化,也可以通過採用色譜更純的光源減輕(如 HoloLens2)。但多 層波導製作無疑增加了成本,如何使用一層光柵作用於 RGB 三色並實現 FOV 優化是 業內主要挑戰。
綜合性能和成本,我們認為衍射光波導(DOE)將成為消費級 AR 光學主流技術。 根據 Yole 的數據預測,2023 年全球衍射光波導晶圓(包括 DOE 和 HOE)市場價值 為 1.1 億美元,而 2027 年將增至 17.3 億美元,隨著量產工藝的迭代,鏡片成本的下 降將帶來衍射光波導滲透率的提升和 AR 眼鏡出貨量增加的正向循環。其中,DOE 市 場規模目前稍高於 HOE,並將以更快的 CAGR 增長,這意味著 DOE 很有可能成為消 費級 AR 眼鏡放量後的主流技術,而 HOE 也會在一些品牌得到應用。雖然 ROE(幾 何光波導)技術成本較高,但具有更佳的色彩還原度,因此在一些專業級高端產品中 也將得到應用。 晶圓成本在衍射波導模組的成本佔比約為 50%-75%(取決於良率和製造費用), 據此,我們測算全球衍射光波導鏡片市場規模 2023、2027 年分別為 2.2 億、23.1 億 美元,在 AR 眼鏡材料成本中佔比分別為 15.2%、10.6%,衍射光波導鏡片將成為 AR 產業鏈投資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突破光波導量產工藝:國內廠商在玻璃冷加工和鍍膜具有成本優勢,納米壓印和 雙束干涉也有望快速追趕。幾何光波導運用傳統幾何光學設計理念、模擬軟體和製造 流程,沒有牽扯到任何微納米級結構,因此傳統消費電子/汽車/安防光學類公司具備 較強的切入動機。但其工藝流程比較繁瑣,難點在於「半透半反」鏡面陣列的鍍膜工 藝(每個鏡片的鍍膜反射投射比都不同,且鍍膜層數可達十幾甚至幾十層)以及鏡面 陣列的鍵合和波導切割工藝(鏡面陣列可達五、六層),整個過程中鍍膜的質量、鏡面 之間的平行度和切割角度都會影響到良率。國內廠商在 ROE(基於幾何光學)技術平 台上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有望形成標準化的工藝流程,在量產時將良率控制在良好 範圍。
製作 DOE 光波導的表面浮雕光柵工藝首先在硅基底上通過電子束曝光和離子刻 蝕製成光柵的壓印模具,再通過納米壓印技術在玻璃晶圓上壓印出成千上萬個光柵晶 片。DOE 的進入壁壘主要在設計門檻,需要微納米量級的物理光學模擬和幾何光學仿 真結合,此外納米壓印的設備投資比較昂貴,無形中阻止了創業公司的入局,但後續 或形成設計和代工獨立環節。HOE 全息衍射波導製作工藝為全息體光柵(VHG),通 過兩個激光束產生干涉條紋對玻璃基底的感光薄膜進行曝光,產生明暗相間的衍射光柵。HOE 在設計壁壘、工藝難度和製造成本上相比 DOE 有優勢,但製造參數需要經 過大量實驗獲得,行業 Knowhow 很多,而感光材料的配方通常也為商業機密。
光機 顯示,哪種組合方案將成主流?根據我們上述的討論,光機方面目前硅基 OLED、MEMS、LCOS 是當下相對成熟的方案,MicroLED 是未來主流。鏡片方面非 光波導方案設計和技術成熟,劣勢在於體積大,視場角、眼動範圍和體積三項指標無 法兼顧,因此光波導方案是未來 AR 眼鏡的主流光學解決方案。 我們梳理了過去幾年和當下主流 AR 眼鏡的光機 鏡片技術路線。早些時候, LCOS 稜鏡的代表為谷歌眼鏡,缺點為視場角小,易遮擋視線;目前以 HoloLens 和Magic Leap 為代表的 LCOS/MEMS 波導方案能實現高亮度、大視場角、高解析度 的兼顧,且體積輕薄、功耗適中適合做成眼鏡形態;目前還有以 Micro OLED 自由 曲面/Birdbath 為代表的 Rokid 眼鏡和 Nreal Light,使用體驗上對比度和解析度也比 較好,但 MicroOLED 亮度低,外界透光率低。未來隨著 Micro LED 技術的逐步成熟, 預計業界將在高端產品中率先推出 MicroLED 和各個波導技術的組合。
4 投資分析
1)蘋果產業鏈「按圖索驥」。
2021 財年,蘋果公司 iphone、Mac、iPad 和配件分別創造了 1920 億、352 億、 319 億和 384 億美元的銷售額,巨大的市場空間給產業鏈每一個環節參與公司都創造 了成長為大公司的機會。假設按照 YOLE 預測,2025 年全球 AR 頭顯出貨量突破 2000 萬台,參考蘋果手機在高端移動市場份額,蘋果 AR 眼鏡有望創造 60 億美金的市場。
2)國產品牌崛起帶動產業鏈國產替代。
根據 IDC 統計,中國品牌影創(shadowCreator)、Realwear、MadGaze 在前五 品牌總佔據三席,份額合計 32%。我們認為 AR 世代,中國品牌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 起跑線上,但基於市場規模優勢和工程師紅利,在全球份額有望取得 50%以上。隨著 國產新晉品牌的崛起,將給 SoC、感測器、ToF、光機、波導等環節帶來可觀的國產 替代機遇根據 IDC 出貨量統計,我們測算 2021 年國產 AR 品牌出貨量約為 15 萬台, 對國產 SoC、光機、波導鏡片的拉動均在 2 億元以下,驅動相對較小。而隨著 AR 市 場的迅速發展,2025 年對國產 SoC、光機、波導片的拉動或分別達到 23 億、39 億、 53 億元。(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尋找跨界「黑馬」:技術和工藝平台復用。
SoC 方面,VR/AR 平台與手機 IP 復用率高,我們認為華為、紫光展銳、翱捷科 技等未來有望成為國產 SoC 的主流玩家。此外,視頻類 SoC 廠商強項主要在圖像渲 染、編解碼和輕量 AI 推理,相關廠商陸續推出 VR/AR 平台打開廣闊市場。瑞芯微最 新旗艦晶元 RK3588 支持 8K60P 視頻解碼能力,採用四核 A76 四核 A55 CPU、MailG610 GPU , 內 置 6TOPS NPU , 目 前 國 內 廠 商 如 詮 視 科 技 已 推 出 基 於 RK3588 RK1608 套片的 AR 產品。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晶晨股份在多媒體智能終 端 SoC 具有一定競爭力,建議關注 XR 平台新品進展。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