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防信息化產業深度研究:作戰效能倍增器,國防信息化快速發展

國防信息化產業深度研究:作戰效能倍增器,國防信息化快速發展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吳證券,蘇立贊、錢佳興、許牧)


1. 新時代戰爭,信息化初露光芒

1.1. 軍工信息化定義

軍工信息化是為了適應信息化戰爭發展而建設的國防信息體系,其目標是為實現 軍隊的全面信息化,提高軍隊核心戰鬥力。軍隊通過信息化的整合實現目標探測跟蹤、 指揮控制、火力打擊、戰場防護和毀傷評估功能一體化,以及聯合指揮中心和各軍種 之間的作戰組織一體化。軍工信息化產業鏈主要包括雷達、衛星導航、信息安全、軍 工通信與軍工電子五大領域,主要由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信息化殺傷武器、信息化作 戰平台構成。

1.1.1. 綜合電子信息系統

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是為實現最優資源配置,提高作戰能力,按軍隊信息系統一體 化原則和綜合集成技術而構建的多種使命、多種功能的電子信息系統,目前主要以 C4ISR(軍事指揮控制通信專網)系統為主。C4ISR 系統是指從基礎的指揮與控制 (Command & Control)出發,囊括通信 (Communicaitons)、計算機(Computers)、 情報(Intelligence)、監視(Surveillance)、偵查(Reconnaissance)等要素的全維度軍 事信息系統框架。C4ISR 系統不僅是對軍事信息管理的理論概括也對應著現實的軟硬 件解決方案。C4ISR 系統能及時準確獲取戰場信息,分析處理後將指令經由可靠安全 的軍工通信網路傳達到具體作戰單元,從而形成完整的信息閉環。


1.1.2. 信息化作戰平台

信息化作戰平台是指裝有大量電子信息設備,以信息和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坦克、 火炮、飛機、艦艇等武器載體,是 C4ISR 系統所依託的平台。這些作戰平台是自動化 指揮系統的節點,是自動化指揮系統發揮打擊威力的重要物質基礎。發達國家的軍隊 已經或準備多種信息化作戰平台,如以米格 1.42 戰鬥機為例,它是俄羅斯研製的第四 代作戰飛機,機上裝有雷達、激光、紅外組成的火控系統,相控陣火控雷達的探測距 離達 400 公里,可同時跟蹤與識別 1520 個目標,同時攻擊其中的 68 個目標,掛載的 空空精確控制導彈射程達 400 公里,具有遠、中、近距離全向、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和 「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

1.1.3. 信息化殺傷武器

信息化殺傷武器主要包括精確制導武器、信息戰武器裝備、新概念武器裝備系統。精確制導武器主要有導彈,信息戰鬥武器裝備有雷達,新概念武器裝備系統主要有定 向能武器、動能武器等,信息化配件在這些武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導彈中制導 系統的作用是適時測量導彈相對於目標的位置和速度,控制導彈的飛行彈道和姿態, 保證導彈準確命中目標。



2. 信息化細分領域

2.1. 軍工信息化產業的主要構成

軍工信息產業主要分為電子裝備產業和指控通信及遙測導航產業。兩者構成了軍 工信息化的主要產業。電子裝備產業主要由雷達與電子對抗、光學與紅外以及聲吶與 電子對抗組成,指揮通信及遙測導航產業主要由指揮控制通信、導航定位、遙感遙測 以及其他組成,兩者是當今國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

2.2. 雷達與電子對抗

軍用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軍用電子裝備,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照射目標並接收其回波,由此來發現目標並測定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並且能適應 戰場上惡劣的環境、能全天候使用等特點。因此在警戒、引導、武器控制、偵察、航 行保障、氣象觀測、敵我識別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成為現代戰爭中一種重要的電子 技術裝備。 軍用雷達按照在戰場上使用的情景可以分為武器控制雷達、偵查雷達、警戒引導 雷達和航線保障雷達。

武器控制雷達主要有炮瞄雷達、魚雷攻擊雷達、導彈制導雷達、機載截擊雷達、 機載轟炸雷達等,主要用於戰鬥中的正面對抗。 偵查雷達主要有戰場偵查雷達、炮位偵察校射雷達、活動目標偵察校射雷達、偵 察與地形顯示雷達等,主要用於信息的提供來為後續軍事行動提供保障。 航行保障雷達主要有航行雷達、航海雷達、地形跟隨與地物迴避雷達、著陸(艦) 雷達等,主要保障軍艦、軍機航行安全。 警戒引導雷達主要有對空情報雷達、對海警戒雷達、機載預警雷達、超視距雷達 等,主要用於檢測對應場景的目標對象,為下一步軍事行動提供決策依據。

電子對抗是戰場中的重要一環:在如今的軍事鬥爭中敵我雙方為了自身的需要, 想方設法去破獲對方的通信內容或干擾對方通信,使對方無法正常工作或系統癱瘓, 保密通信、抗干擾成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滲透到軍事 的各個領域,電子設備遭到對方的破壞或干擾造成通信中斷、指揮失控、系統癱瘓, 後果就非常嚴重。因而電子對抗就成為戰爭中一項重要的手段,雷達在工作中的抗干 擾也成為系統的一個重要方面。


2.3. 紅外熱成像

紅外熱成像運用光電技術檢測物體熱輻射的紅外線特定波段信號,將信號轉換成 可供人類視覺分辨的圖像和圖形。熱成像技術既克服了主動紅外夜視需要依靠人工熱 輻射,並由此產生容易自我暴露的缺點,又克服了被動微光夜視完全依賴於環境自然 光和無光不能成像的缺點,具有透過煙、霧、塵、雪以及識別偽裝的能力,不受戰場 上強光、眩光干擾而致盲,可以進行遠距離、全天候觀察。這些特點使它特別適合於 軍事應用,一般有彈道導彈防禦、常規導彈武器、軍用紅外熱成像儀以及空間紅外熱 成像這四種應用場景。

2.4. 聲吶與電子對抗

聲吶是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進行導航和 測距的技術,也指利用這種技術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存在、位置、性質、運動方向 等)和通訊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有主動式和被 動式兩種類型 聲吶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 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和反潛飛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吶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 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2.5. 指揮控制通信

軍用通信按照傳輸信道可以分為無線通信、有線通信、光通信。其中光通信按所 用的光傳輸媒介可分為有線光通信和無線光通信。每種傳輸信道具有不同的特點,給 傳輸信號帶來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從而對相應的通信系統在組成及採用的關鍵技術上 的要求各有差別。

2.6. 導航定位

導航定位一般是指採用導航衛星對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用戶進行導航定位的 技術,常見的 GPS 導航,北斗星導航等均為衛星導航。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軍事領域有著重要作用,例如可以為導彈,火箭彈等各 種精確打擊武器進行制導,提升武器命中率,加強武器所帶來的殺傷力和威力,另外 在情報監視系統中也會充分應用到衛星導航系統,它可以實現計算機和情報監聽系統 之間的協調合作,從而對一些定位進行準確的開展,提供可靠的數據。

2.7. 遙感遙測

遙感是指非接觸的,遠距離的探測技術。一般指運用感測器/遙感器對物體的電磁 波的輻射、反射特性的探測。在現代軍事中主要運用于軍事情報的獲取、目標定位和 識別、地形分析與製圖、作戰任務規劃和指揮控制。紅外遙感是一種通過探測目標的 紅外輻射能量獲取目標有關信息的遙感手段,它具有不受暗夜限制和穿透雲霧的優點。 還有許多其他的相關軍事領域的應用,比如高光譜,多光譜等。


3. 信息化發展趨勢

3.1. 我國軍信息化產業鏈完整,正處於發展初期

完整的產業鏈為我國國防信息化迅速發展奠定基礎。軍工信息化產業鏈由上游零 部件製造商和研究所、中游產品製造商以及下遊客戶構成。上游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專 注於電子元器件的製造,電子元器件性能直接決定相關產品的使用場景;研究所專註 於最新科技和理論的發展研究,其科研能力的強弱決定相關產品是否能在日益嚴峻的 局勢下完成相關任務,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和研究所是整個產業鏈發展的根基;中游製造商參與系統及終端產品的研究,為下遊客戶提供相應的軍用通信產品,是整個產業 鏈的重要連接部分;下遊客戶對產品要求高,需要產品完成特定環境下的任務行動, 為整個產業鏈提供發展動力,三方都是我國國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正處於國防信息化初級發展階段。國防信息化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密不 可分,遵循信息化在國防領域的應用規律,可以將國防信息化的發展分為網路化國防、 信息化國防、智慧國防和智能國防四個階段。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已經渡過 了第一、第二階段,正處於第三階段後期,並即將過渡到第四階段。而我國仍處於初 級階段後期,剛剛邁入到全面建設的第二階段。


截至 2021 年底,我國軍隊已經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也已取得重大進展。 在我軍全面進入機械化時代的同時,融入比較多的以數據鏈通信、計算機網路、智能 化裝備為代表的信息化作戰元素,信息力成為至關重要的戰鬥力,部隊反應時間、首 發命中率、作戰效能都是原先的數倍。

3.2. 發展趨勢一:提高電子對抗能力

電子戰能力決定軍事行動的發展趨勢。電子對抗可以削弱、破壞對方電子設備使 用效能,並保證己方電子設備的發揮,也被稱為電子戰。2022 年俄烏衝突,電子戰的 成功,讓俄羅斯完全取得對烏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在衝突初期,開始的第一波導彈襲 擊對烏克蘭軍事雷達、防空導彈基地、飛行基地進行了毀滅性打擊,並且在後續過程 中俄羅斯利用電子戰系統對該區域實施了大功率的壓制干擾,使得烏克蘭區域的 GPS 系統出故障,讓烏克蘭的軍事通信系統癱瘓。


電子對抗能力取決於電子對抗裝備。電子對抗裝備相較於傳統裝備,對敵人軍事 通信系統的打擊更大,但也存在裝備數量龐大和影響己方軍事行動的問題。目前電子 對抗裝備主要的改進方向:1)通過共用射頻孔徑的方式,進行一體化設計,將同時具 有通信對抗、導航對抗、敵我識別對抗、雷達對抗、目標探測等多項功能,做到「一 機多用」、「一機多能」;2)在不增加系統硬體的前提下,通過增加軟體,實現兼具目 標探測和敵我屬性識別的能力。(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3. 發展趨勢二:提高信息化武器精確性

城市作戰突出高精度武器重要性。城市作戰被稱為「地獄裡的戰爭」,近年來發生 的局部戰爭中,城市作戰較之以往地位作用更加突出,戰場環境更加複雜。2022 年在 俄烏衝突中,俄軍指責烏克蘭將火炮部署於居民區中。為此俄羅斯多次動用高精度的 「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及「口徑」高精度巡航導彈攻擊關鍵軍事目標,取得了 不俗戰績。城市作戰戰場環境複雜,對導彈的命中精度提出了極高要求,未來導彈將 向提高精度方向發展。

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取決於制導系統性能。高精度武器雖比非制導彈藥有明顯提 高,但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目前制導系統的主要改進方向:1)探測方式從點源探測 向成像方向發展;2)探測元件從單元向多元方向發展;3)採用複合制導技術,以應 對不同目標;4)信號處理電路由模擬式向數字化處理方向發展,提高信號處理能力。

3.4. 發展趨勢三:提高抗干擾能力

提高信息化設備的抗干擾能力是高技術戰爭的需要。現代戰場電磁環境複雜,敵 方將通過破壞信息化設備的正常工作條件,摧毀來襲的精確制導武器。信息化設備必 須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否則難以發揮其效能。 提高抗干擾能力的發展方向:取多種抗干擾措施,工作在毫米波段的主動尋的制 導系統抗干擾能力強,可能是未來潛在的發展方向之一。


4. 信息化是國防建設的重要方向

4.1. 信息化裝備在現代化戰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

信息化裝備對於指揮鏈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對於現在化戰爭具有劃時代意義。 信息化裝備第一次在現在戰爭中嶄露頭角是在 1991 年美國針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 行動,軍事行動從 1991 年月 17 日開始,至 1991 年 2 月 28 日結束,歷時僅 42 天。在 整個「沙漠風暴」空襲作戰過程中,伊軍的 C3I(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能力、戰 爭潛力和戰略反擊能力被嚴重削弱,為後續聯軍的快速勝利奠定了基礎。信息化裝備 在戰爭中的首次表現出人意料,在隨後的軍事改革中成為各國裝備發展的重點。現如 今信息化裝備成為了現在化國防力量的中流砥柱,是衡量一個國家國防力量是否強盛 的指標之一。


4.2. 現代戰爭中信息化整備發展迅速

信息化裝備在現代戰爭中頻繁亮眼,發展迅猛。在 2001 年的阿富汗戰爭中,偵察 攻擊型無人機、單兵數字通信系統、掌上電腦、光電偵察設備、地面感測器和 GPS 接 收機等信息裝備首次出現,驗證了信息化戰爭中的特種作戰理論。 2003 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驗證了信息化戰爭的全新理論:1)依託 C4ISR 系統, 驗證網路中心戰理論;2)依託信息化武器裝備,驗證精確閃擊戰、快速決定性作戰、 全縱深精確打擊和並行作戰、以及震懾理論;3)依託數字化改造後的新型地面作戰力 量,驗證信息化戰爭中地面部隊快速推進和越點突襲的新戰法,以確認地面部隊在信 息化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 2022 年俄烏戰爭中,電子對抗、無人機表現亮眼,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相 關信息化裝備發展力求加大。


5. 推薦邏輯

5.1. 國內軍工信息化市場突破千億,「十四五」規划下有望高速增長

隨著信息技術在現代戰爭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作為信息技 術載體的軍工通信,其軍事通信系統是信息系統和信息化武器系統的重要基礎,是整 個軍事體系的核心。在國際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對國防力量的需求日益增長。作 為國防重要力量之一的軍工信息化產業被需求端帶動而快速發展,從 2012 年的 559 億 發展到 2020 年的 1057 億,成為了千億級市場。隨著「十四五」規劃將軍工信息化建 設列為重點發展對象,中國軍工信息化行業有望繼續高速穩定增長。

5.2. 軍費持續穩定上漲帶動軍品行業業績上升

我國國防預算增速三年來首次突破 7%。十三五期間我國國防開支穩步上升,年 複合增長率在 7.8%,十四五之初的 2021 年,我國國防開支較十三五同期增長 42%, 我國軍事開支將長期處於上升通道。隨著後疫情時代世界衝突加劇、國際局勢趨緊和 全球軍備競賽趨勢顯現,在「備戰」,建軍百年目標以及 2035 年建設現代化人民軍隊 的推動下,我國國防支出不斷提升,2022 年軍費預算增長 7.1%,達到 1.45 萬億元,並 扭轉了增速逐年下降的趨勢。


5.3. 軍品下游放量信息化裝備訂單大幅增長

未來作戰模式需要更多的軍工電子信息裝備,同時傳統武器裝備更新換代也將引 入大量的軍工電子系統。在未來信息化、體系化作戰模式下,各軍兵種均需要大量的 軍工電子裝備強力支撐,從而在偵查、電子對抗等方面取得先發制勝,為現代信息化 戰爭勝利奠定基礎。目前我國軍隊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無人機經受戰場考驗,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無人機在 2020 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 亞的衝突中大放異彩,對於空軍建設不完善的國家,無人機在獲得制空權和對敵打擊 能力方面性價比很高,也預示著未來無人機可能在小規模武裝行動中成為不可忽視的 重要力量。無人機被廣泛用於對地攻擊、電子干擾、偵察監視、通信中繼等用途,在 多種作戰用途中需要大量的儲備消耗。目前我國周邊形勢複雜,與載人戰機相比,無 人機造價較低、尺寸小、起降靈活,可有效避免飛行員傷亡,需求有望進一步放大。 另外隨著「十四五」裝備放量的到來,軍工信息行業也將隨著三代機以及四代機 等一系列重點型號武器裝備以及無人機的列裝迎來訂單數量的激增。


5.4. 信息化裝備在戰爭中表現亮眼,信息化技術發展或將成為軍工信息化行 業又一增長點

高精度武器具有遠程精準打擊、減少平民損傷等優勢,是戰爭中的打擊先鋒。 2022 年俄烏戰爭中,俄軍精確制導武器的應用,在早期摧毀了烏克蘭軍事基礎設施、 防空設施、軍用機場,使得烏航空部隊癱瘓,為後續地面部隊行進奠定基礎。高精度 制導武器能夠顯著提升作戰效能,其命中概率顯著高於非制導武器,可以迅速定點摧 毀軍事基礎設施,並且由於對無辜平民損傷概率低,能夠在局部地緣衝突中將風險控 制在極小誤差範圍內,是現在化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隨著技術的發展,信息化配件在裝備中的價值佔比越來越高。如精確制單武器導 彈,對多數導彈而言,制導系統是成本最高的模塊;以美軍 Mk-84 航彈(無推進系統, 並非導彈)為例,根據 WIKIPEDIA,一枚普通 Mk-84 航彈造價約為 3100 美元,而可 額外安裝的精確制導套件造價為 25000 美元,制導系統成本超過 80%;而導彈因為有 推進系統,故制導系統在總成本中的佔比有所降低。據預測,制導系統成本佔比約為 50%,推進系統成本佔比約為 30%。

5.5. 軍工信息行業高壁壘可維持高毛利率

軍工信息化行業存在資質壁壘和技術壁壘,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天然的護城河,可 維持較高的毛利率。



6. 重點公司分析

6.1. 雷科防務:雷達和通信領域核心供應商

雷科防務是一家致力於感測、導航與數字系統的高科技公司,成立於 2002 年,並 於 2010 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背靠北京理工大學與毛二可院士團隊,不斷加大技術 研發投入,已掌握多源遙感信息處理演算法、自主高性能處理晶元、新體制雷達系統等 多項核心技術。自 2015 年起,公司通過 7 次外延收購,不斷加碼軍工電子信息化領域, 目前雷科防務主營業務包括五大業務群,雷達系統、衛星應用、安全存儲業務、智能 控制業務、穩健增長、智能網聯業。公司具備雄厚的研發實力和優秀的技術人才隊伍, 現已形成五大業務模塊的全方位布局,同時在雷達系統、智能網聯等領域積極開拓民 用市場,業務全方位布局,軍民品雙線發展前景廣闊。

2021 年, 雷科防務實現營業總收入 16.22 億元,同比增長 33.45%;歸屬於上市公 司股東的凈利潤-2.41 億元,同比增長-239.69%;去除補貼影響,扣非歸母凈利潤-2.93 億元,同比增長-545.14%。 定向募投、股權激勵促進發展,軍民領域齊發力或迎來業績轉折點。軍用方面, 某特種毫米波雷達已進入批產階段。民用方面,雷卡防務率先研製出滿足相關要求的 80GHz 毫米波交通雷達。產能方面,雷科防務完成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 6.0 億元, 用於收購愛科特剩餘 30%股權、毫米波雷達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根據公司 2021 年股 權激勵方案,以 2019 年歸母凈利潤為基數,2022/2023 年歸母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 於 70%和 120%,表明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定向募投、股權激勵將會促進公司業 績的持續釋放,高精度毫米雷達業務或成為公司業績轉折點。


6.2. 睿創微納:非製冷紅外探測器龍頭

睿創微納成立於 2009 年,於 2019 年 7 月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是我國 非製冷紅外龍頭。睿創微納是一家專業從事非製冷紅外熱成像與 MEMS 感測技術開發 的集成電路晶元企業,致力於專用集成電路、MEMS 感測器及紅外成像產品的設計與製造。目前公司已擁有的全系列產品可以滿足絕大部分軍品及民品客戶需求。

2021 年, 睿創微納實現營業總收入 17.80 億元,同比增長 14.02%;歸屬於上市公 司股東的凈利潤 4.61 億元,同比增長-21.06%;去除補貼影響,扣非歸母凈利潤 4.08 億元,同比增長-19.78%。

國外營收佔比逐漸增大,在 2021 年國外營收達到 7.44 億,佔總營收的 42.13%。 戶外熱像儀是民用紅外領域的高端產品,近年來市場快速興起。睿創微納國外市場目 前以歐洲市場為主,憑藉產品力和全產業鏈帶來的成本優勢以及渠道的擴展,北美新 開市場有望複製過去在歐洲市場的成功。受益於市佔率的不斷提升以及行業的快速增 長,戶外熱像儀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6.3. 大立科技: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紅外產品供應商之一

大立科技布局完整產業鏈,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紅外產品供應商之一。公司是 國內少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能夠獨立研發、生產紅外熱成像相關核心晶元、機 芯組件到整機系統全產業鏈完整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形成從上游晶元的製造封裝, 到下游終端整機集成及演算法優化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紅外熱成像晶元方面,公司具有 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自主研發及產業化的能力,擁有國內唯一的非製冷紅外焦平 面探測器產業化基地;紅外熱像儀及光電系統方面,公司在精確制導、火控瞄準、夜 視偵察、光電對抗、航空光電等多領域提供產品,同時不斷鞏固紅外測溫技術在電力、 石化、防疫、個人消費等行業的優勢。

受疫情影響,2021 年業績不如預期: 大立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 8.05 億元,同比增 長-26.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71 億元,同比增長-56.16%;去除補貼影 響,扣非歸母凈利潤 1.11 億元,同比增長-70.54%。 募集定增落地,預付款項增長,賦能公司短期長期發展。大立科技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募集資金 9.70 億,用於全自動紅外測溫儀擴建項目(0.94 億元)、年產 30 萬隻紅外溫度成像感測器產業化建設項目(2.27 億元)、研發及實驗中心建設項目(1.45 90 億元)、光電吊艙開發及產業化項目(2.58 億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2.47 億 元),賦能公司長期發展。同時公司 2021 年末預付款項達 0.60 億元,同比增加 44.69%, 表明備貨提速,對公司短期發展賦能,公司未來業績有望得到快速釋放。(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6.4. 中國海防:深耕國內水下信息化系統

中國海防經過兩次重組成為全產業鏈水下信息化龍頭。中國海防業務全面覆蓋水 下信息獲取、探測、通信、對抗、導航系統及設備等領域,產品廣泛應用於我國海軍 所有現役和在建潛艇、水面艦艇以及國內各型水面、水下平台中,是國內水下信息系 統和裝備行業技術最全面、產研實力最強,產業鏈最完整的企業之一,穩居該領域行 業龍頭地位。

中國海防完成 2021 年年度經營計劃目標:實現營業總收入 48.74 億元,同比增長 4.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8.49 億元,同比增長 13.49%;去除補貼影響, 扣非歸母凈利潤 8.15 億元,同比增長 13.46%。

2021 年是中國海防資產重組三年承諾的收官之年,公司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有重 大突破,水下防務相關業務 2021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7.1%。同時公司積極外延業務 範圍,布局航空通信、北斗應用、智慧車場領域,均取得不俗的成績。在航空領域, 公司獲得航天院所重點項目合同,相關產品市場佔有率居於國內前列;北斗應用領域 中,落實了 19 個型號配套任務,簽訂合同額 2.2 億元,同比增長 29%;智慧車場領域 中,實現全國首套示範應用,新簽合同 7703.67 萬元,同比增長 299.10%。主營業務。 和外延產業的重大突破,為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從數據段進行了驗證。


6.5. 湘電股份:國內電推/發射系統唯一供應商

湘電股份是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是電工行業產品配套能力、科研開 發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國內電磁能產品龍頭,其子公司湘電動力電推/發射核心技術 國內唯一。2020 年湘電股份資產剝離完成後業務聚焦「電機 電控 電磁能」三大優勢 板塊。公司在軍工裝備製造領域掌握的核心技術主要為國內頂級高技術專家團隊研發 的特種裝備推進技術和發射技術的工程化,為目前國內最先進、國際最前沿的技術, 子公司湘電動力是國內唯一擁有此核心技術的企業。

湘電股份在軍民雙領域齊發力,2022 年業績有望得到大幅度增長:(1)2021 年湘 電股份核心產品及備件實現營收 12.02 億,同比增加 125.91%,在「十四五」軍品放量 的大背景下,湘電股份軍品板塊有望得到持續高效增長,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動 力。(2)飛輪存儲技術複雜,長期被國外壟斷,湘電股份已經在該技術方面有重大突 破,或成為未來業績爆髮式增長點。


6.6. 七一二:軍用無線通信裝備核心供應商

七一二是我國軍用無線通信裝備的核心供應商與主要承製單位,是極少數可實現 全波段、全軍種覆蓋的龍頭企業。七一二主業涵蓋軍用無線通信、民用無線通信及環 保監測三大領域。。民用方面,公司是我國鐵道列調通信設備定點企業,鐵路和城市軌 交業務在國內持續拓展新客戶和新市場,並保持領先的市場份額。

2021 年,七一二實現營業總收入 34.51 億元,同比增長 28.00%;歸屬於上市公司 股東的凈利潤 6.88 億元,同比增長 31.58%;去除補貼影響,扣非歸母凈利潤 6.48 億元, 同比增長 29.29%。2022 年 Q1 業績良好:營業收入 4.10 億元,同比增長 18.24%,歸母 凈利潤 0.20 億元,同比增長 62.09%。公司 2021 年存貨達到 36.81 億元,同比增長 30.86%,主要原因系公司訂單增長,表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訂單充足,預計 2022 年公司業績有較大的增長。


七一二在軍民領域齊開花,未來業績有望得到高速增長。軍用方面(1)公司通過 了裝備承製單位資格擴項審查,為公司後續發展奠定基礎,未來業績有望得到持續增 長。(2)七一二在航空通信領域以第一名中標新型綜合化系統產品(3)在航空通信領 域,七一二傳統機載終端產品和衛星通信及衛星導航產品取得批量訂貨,數據鏈產品 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民用方面:(1)公司與多家企業深入合作簽訂多套機車無線通信 設備訂單,與多個城市地鐵無線通信項目達成合作,中標成都城市交通軌道 8 條路線 的無線通信項目等,中標成績亮眼。

6.7. 上海瀚訊:國內軍用寬頻通信領先企業

上海瀚訊是軍用寬頻通信核心供應商,國內軍工寬頻信息化的龍頭,擁有完整的 軍工科研生產資質,是業內少數既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又具備完整資質的供應商。 上海瀚訊深耕軍用通信十餘載,基於 4G 技術,針對軍事應用特殊需求,研發了一系列 自主可控的寬頻移動通信產品,其中包括:基站類、中繼類、終端類、模塊類、系統 軟體類,。上海瀚訊向軍方客戶提供寬頻移動通信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應用覆蓋 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等各軍兵種,並廣泛應用於歷年重大軍事 演習、基地作戰訓練、載人航天、集團軍綜合信息化改造等領域,多次在軍用寬頻移 動通信項目中性能測評榮獲第一。

在「十四五」裝備換潮的大背景下,上海瀚訊業績有望得到突破式增長。我國軍 隊通訊技術仍以窄帶為主,在信息化建設的戰略部署下,軍用寬頻移動通信裝備提升 計劃已進入明確的部署、執行期。公司 2021 年寬頻移動通信設備營收 7.12 億元,同比 增加 11.86%。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已定型和在研的型號裝備共計 38 型,產品在多領 域。多兵種的擴展為公司在「十四五」期間繼續保持競爭優勢打下基礎。


6.8. 振芯科技:國家重點支持的北斗系列終端產業化基地

振芯科技多年來致力於圍繞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的「元器件-終端-系統」產業鏈提 供產品和服務,擁有北斗分理級和終端級的民用運營服務資質,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 的北斗系列終端產業化基地。振芯科技主要產品包括北斗衛星導航應用關鍵元器件、 高性能集成電路、北斗衛星導航終端及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系統,自主研製生產的多種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終端已廣泛應用於國防、地質、電力、交通運輸、公共安全、 通信、水利、林業等專業應用領域。公司是入駐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成都產業化基地的 首批企業之一,是四川省第三批建設創新型培育企業、四川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技術 創新聯盟成員單位,也是航空、船舶等國有大型科技工業企業的電子元器件配套定點 單位。

2021 年,振芯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 7.94 億元,同比增長 37.48%;歸屬於上市公司 股東的凈利潤 1.51 億元,同比增長 87.91%;去除補貼影響,扣非歸母凈利潤 0.80 億元, 同比增長 57.16%。2022Q1 營業收入 2.01 億元,同比增速 18.25% ;歸母凈利潤 0.68, 同比增 79.59%;扣非歸母凈利潤 0.63 億元,同比增長 85.92%。


6.9. 智明達:國內軍用嵌入式計算機領先供應商

智明達成立於 2002 年,是國內領先的軍用嵌入式計算機模塊提供商,提供定製化 嵌入式計算機模塊和解決方案。通過多年的積澱,公司按終端產品應用場景分類已經 構建起五大產品系列,分別為機載嵌入式計算機、彈載嵌入式計算機、艦載嵌入式計 算機、車載嵌入式計算機及其他嵌入式計算機,公司掌握了各型軍用嵌入式計算機模 塊的核心技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製生產控制流程和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2021 年,智明達實現營業收入 4.49 億元,同比增加 38.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的凈利潤 1.12 億,同比增加 30.30%;去除補貼影響,扣非歸母凈利潤 1.01 億元,同比 增長 20.49%。 2022Q1 營業收入 1.01 億元,同比增速 86.47% ;歸母凈利潤 0.09,同比 增-6.56%;扣非歸母凈利潤 0.08 億元,同比增長-11.87%。


加大研發投入,收購銘科思微,公司布局未來長遠目標。2021 年公司新增 140 個 研發項目,研發費用 0.95 億元,同比增長 68.39%,在存儲、電源容量方面做出大量投 入以適應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公司在報告期間公司以 5 億元的價格收購的成都銘科思 微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緩解晶元緊張問題。在我國集成電路快速發展的行業背景 下,抓住機遇大幅增加其研發費用,實現國產晶元自主研發和電子軍工產業自主化, 延長公司產業鏈,提升協同優勢。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智庫 的精彩文章:

醫藥生物行業中期策略:估值再平衡逐步結束
2022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展望:盈利、市場和風格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