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從哥本哈根大師賽談起:為什麼電競戰隊紛紛入局VALORANT?

從哥本哈根大師賽談起:為什麼電競戰隊紛紛入局VALORANT?


在普遍被認為沒有FPS基因的市場,創造出全新的市場條件。


7月25日凌晨,在VALORANT哥本哈根大師賽的決賽上,從敗者組一路殺上來的FPX戰隊,面對手握2BAN優勢的東南亞勁旅Paper Rex,最終鏖戰五局3:2險勝,完成了敗者組一穿五奪冠的佳績。


「總有意料之外」,這大概是今年的VCT賽事(VALORANT Champions Tour)帶給觀眾最直觀的刺激感。


幾個月前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的大師賽第一階段,觀眾們收穫的驚喜是「ZETA WIN」,即來自日本的ZETA俱樂部在賽前被一致認為「最弱」的情況下一路逆勢進化,過關斬將獲得第三名,締造了日本電競在FPS領域裡取得的最好成績。


而來到第二階段,驚喜則是此前受俄烏衝突影響未能前往冰島舞台的FPX(由國內FPX俱樂部注資運營、隸屬歐洲賽區的「國際縱隊」),此次大師賽中以第一次參加S級賽事的隊伍身份,在不被大多數觀眾看好的情況下上演了一穿五奪冠的戲碼。



對於不關注VCT賽事的觀眾來說,FPX奪冠的話題點主要在於「三年之約」的調侃意味(FPX英雄聯盟分部在S9世界賽奪冠);但對一路看下來的觀眾而言,FPX整個大師賽的歷程是相當精彩的:隊內核心SUYGETSU因為簽證問題沒趕上小組賽和勝者組比賽,隊友和替補儘力頂住壓力等到SUYGETSU回歸……而決賽賽場上的SUYGETSU也沒有辜負隊友的期待,在選角偏信息位的情況下「大殺四方」,決勝局完成了1串4的壯舉。



而這種充滿驚喜的系列賽內容,在我看來恰好是VCT這兩年辦下來的一個明顯特色:俱樂部間的實力對比並沒有觀眾預期中的那麼固定,每個階段的賽程中都有意料外的情況出現。


拋開2021年的VCT不論,且看大師賽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對比,12支參賽隊伍中只有6支重合,兩次進入四強的隊伍更是只有一支Optic(第一階段冠軍)。


而去年VCT世界賽的最終贏家Acend,今年甚至被困在了歐洲區出不了家門,這次也在挑戰者系列賽(地區A級聯賽)輸給了FPX。



截至目前,在VCT賽事的S級比賽中,從未出現過任何一支隊伍兩次奪得冠軍。哥本哈根大師賽開賽前,許多解說和觀眾都認為上屆冠軍Optic很大可能連冠,但最後僅僅拿到了季軍榮譽。


而在任何電競賽事中,還沒有真正意義上具備長期統治力的「豪門」出現,恰恰是對尚未入局的俱樂部釋放的利好信號:這裡充滿了機會。


這就不難看出為什麼會加入很多此前並未涉獵FPS項目的電競俱樂部,選擇一個接著一個入局VALORANT。此次奪冠的FPX建隊時間相當早(FPX於2020年就在歐洲籌劃建立VAL分部事宜),甚至在VCT還處於規劃階段的時候就入局了。


而在VCT挑戰賽門檻較高的情況下,拳頭進一步調整了2023年的電競賽事架構,首先是客戶端更新了內置的錦標賽系統,直接讓VCT架構中的地區賽資格「下沉」到客戶端內,明確普通玩家也可以有明確的通往職業的晉陞道路。


然後是新增了三個新的洲際聯賽,計劃每周讓來自不同賽區的頂級隊伍展開國際賽角逐,有點類似《英雄聯盟》此前的洲際賽(但是賽程更長)。



拳頭遊戲的舉措,顯然是想從上到下兩個維度共同拓展VCT賽事的邊界:「上」是在一年中創造更多的國際對抗賽事以刺激觀眾的觀賽熱情,拳頭也會為洲際聯賽隊伍發放補貼支持其發展;「下」則是降低職業和半職業賽事的准入門檻(這點的做法類似《雲頂之弈》的賽道設計)、讓缺乏大資本或是FPS底蘊的俱樂部也能夠有動力和盼頭加入到VCT中來。


這種刺激的反饋也相當明顯:還在規劃中的亞太賽區,一共收到了多達46個俱樂部的席位申請,而根據韓媒的猜測,韓國和日本最終都可能分別獲得3個或以上的聯賽席位。


雖然目前並未確定中國大陸的俱樂部在2023賽季會如何參與到VCT賽事中來,但只要打個比方、代換到《英雄聯盟》的視角,不難想像這個洲際聯賽會有多吸引觀眾眼球:就像LPL LCK LJL一起搞了個以周為單位的系列賽一樣。


而之所以能辦這樣的「超級聯賽」,其實也是拳頭一步步耕耘的結果。換在幾年前,玩家可能很難想像某個硬核FPS項目能夠在整個泛亞洲地區都做好職業化建設,但憑藉明確的賽事體系規劃和俱樂部激勵,VALORANT硬生生地在日本這種刻板印象里的PC FPS「荒漠」中都開闢出了一片市場出來。


VALORANT在Twitch上擁有數目可觀的日語和韓語頻道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玩家基礎薄弱」或者「沒有FPS基因」這種說法並不太靠得住,只要賽事運營方肯花時間、下本錢,畫好一個有根有據的大餅(VCT賽事這兩年算是把餅做出爐給所有人看了),總是能給到玩家和觀眾刺激,進而輻射到贊助商和職業俱樂部的。


而在哥本哈根大師賽上,在少了一大半日區觀眾(ZETA壓根沒進來)、決賽兩支隊伍粉絲數相對來說都比較少(東南亞的Paper Rex和國際賽事新面孔FPX)的情況下,決賽日依然保持了近70萬的峰值觀看人數,可以說是VALORANT整個賽事規模的最好證明。


雖然尚且不如頂級CS:GO賽事,但CS:GO達到這個觀看量級花的時間可久多了



當然這也有VCT賽程十分「管飽」的功勞



總體而言,VCT賽事的起步兩年可以說交出了不錯的答卷,憑藉拳頭遊戲的口碑和豐富賽事運營經驗,VALORANT並沒有止步於初期的紅利,而是逐漸在往更高一層級的規模和更廣闊的地區拓展(東亞地區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2023年則會是對於VCT賽事來說更為關鍵的一個年份。


提到東亞地區,對於國內的VALORANT觀眾而言,EDG和KONE的VAL分部最近也拿到了LCQ資格賽的名額,將在8月8日至14日的東亞地區LCQ資格賽中與其他國家隊伍一爭世界賽席位——中國VALORANT是否能得到起步的機會、可以和更多的世界級隊伍較量,也是未來更值得進一步關注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研社 的精彩文章:

MOD作者正在為《Stray》玩家提供定製自家貓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