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啤酒行業研究報告:步入新征程,產品升級與高端化路徑清晰

啤酒行業研究報告:步入新征程,產品升級與高端化路徑清晰

(報告出品方/作者:紅塔證券,黃瑞雲)


1.銷量上升空間收窄,啤酒進入利潤導向階段

1.1.本輪啤酒產量下行,由份額導向轉為利潤導向

1.1.1.啤酒行業發展的四大階段

啤酒在 19 世紀末傳入中國,是地道的「舶來品」,1949 年後得到快速發 展,並逐漸擺脫了對進口原料的依賴,改革開放以後產量迅增。1980 年以來, 中國啤酒行業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一:區域擴張階段(1980-1995 年)。改革開放使得國內經濟崛起, 對啤酒的需求強勁,全國各地相繼興建啤酒廠,導致中小型地方啤酒廠占絕 大數,行業格局高度分散。青島啤酒在 1986 年產銷量達到 10 萬噸,成為當 之無愧的老大哥,於 1993 年香港、上海相繼上市。

階段二:併購整合階段(1996-2005 年)。1994 年華潤集團完成對遼寧 雪花啤酒的收購,正式成立華潤雪花啤酒,並在短短 10 年內完成「沿江、沿 海」兼并戰略,完成在四川、安徽、湖北、江浙滬、大連、天津、廣東等主 要區域的布局。百威在 1995 年通過收購中德啤酒打開中國市場,隨後併購 哈爾濱啤酒,對湖南、湖北、江蘇、山東的重要本地品牌進行參股控股,成 為中國第一大外資啤酒。嘉士伯在華的整合雖起步晚、但速度快,先後將重 慶啤酒、雲南華獅啤酒和大理啤酒、新疆啤酒等 20 多家地方知名啤酒企業收 入囊中,佔據西部市場的半壁江山。國內大整合的背景下,燕京啤酒通過兼 並收購的方式,建立了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市場和以廣西為中心的華南市場。 五大巨頭跑馬圈地,市場割據格局初步成型。

階段三:拉鋸競爭階段(2006-2016 年)。併購整合潮過後,五大巨頭開 始進入市場份額爭奪戰,試圖搶佔競品的地盤。由於啤酒的品牌區域性明顯、 產品以中低檔為主,中低檔產品的價格戰成為搶佔份額的切入點。啤酒巨頭 希望通過提高市佔率來實現銷售半徑內的規模化,從而提高利潤率。然而事 與願違,各酒企為了搶佔份額進入價格競爭白熱化,啤酒利潤率一路下行。

階段四:結構升級階段(2017-至今)。巨頭們相互制衡,低價策略並未 帶來份額的明顯提升,反而使盈利能力大幅降低,最終達成一種默契:通過 產品升級和提價來提高利潤率才是正道。由份額導向轉為利潤導向以後,巨 頭們升級產品、優化產能、適時提價等,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1.1.2.本輪啤酒產量下行,人口變化是主因

眾所周知,本輪啤酒的量呈下行趨勢是必然,既有人口結構變化的原因, 也有消費習慣改變的因素,再加上商業追逐下的替代品競爭,這其實和白酒 量的下降有共通之處。 啤酒消費主力(15-64 歲)呈下行趨勢。啤酒的消費主力在 15-64 歲人 口。借鑒發達國家歷史經驗,美國 15-64 歲人口在 20 世紀 70-80 年代達到 頂峰然後下降,日本則是在 20 世紀 90 年代,美日的啤酒產量也在該階段達 到高位後下行,兩者的相關性比較強。我國 15-64 歲人口在 2012 年達到峰 值後減少,65 歲以上老年人佔比不斷提升,啤酒產量隨之開始下滑,預計未 來 15-64 歲人口會穩中有降,啤酒產量也會是穩中有降的態勢。

藍領消費群體減少。藍領群體占啤酒消費群體的比重較高,因啤酒便宜、 解乏、過癮的特點受到藍領群體的歡迎。藍領的典型代表就是建築工人等體 力工作者,近年來建築行業不景氣、製造業轉移等因素對藍領群體數量產生 影響。2011 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下行,目前增速在小個位數, 藍領的數量也隨之下降。此外,2020 年以來疫情反覆,降低了藍領的整體收 入,對啤酒的消費動力也減弱。

消費升級,消費者的飲酒觀念轉變。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的 健康意識也在不斷提升,飲酒觀念由「要喝酒」轉變為「少喝酒、喝好酒」。 因此,現階段消費者更加註重飲酒質量,一方面對飲酒量控制,另一方面對 好酒的需求增加,對品牌產品更加青睞,產品也由中低檔向中高檔啤酒轉移。 替代型低酒精飲品搶佔啤酒市場。在需求與產品創新的推動下,果味酒、 預調酒等含低酒精類飲品不斷湧現,並受到年輕人特別是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其消費場景與啤酒十分類似,部分替代了啤酒的原有市場。啤酒企業推出果 味啤酒、無醇啤酒等新品,積極應對新型競品對市場份額的搶佔。

根據上述各個方面的分析,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是啤酒銷量下滑的最主 要、且是長期原因,而消費者飲酒習慣的轉變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藍 領群體會隨著基建、房地產、製造業的變化而變化,替代品在短期內難以撼 動啤酒的地位。啤酒量的下行是必然趨勢,擠壓式競爭將加速頭部企業的成 長,目前頭部啤酒致力於產品結構升級和加快高端化進程,對盈利能力的改 善明顯。


2.競爭格局穩定,頭部集中度提升

寡頭壟斷競爭格局,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經歷多年的市場割據,中國 啤酒市場進入穩定時期,由華潤、青島、百威、燕京、嘉士伯(重啤)五大 寡頭壟斷,五家的市場份額佔整體的 70%多,行業集中度較高,其中華潤、 青島、百威分別占 23%、16%、17%,燕京和嘉士伯佔到 9%、6%,其餘是 一些市佔率不到 3%的地方企業,如珠江、喜力、三得利、藍帶等品牌。近年 來頭部企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CR5 市佔率由 2013 年的 65.2%提升至 2021 年的 70.4%,CR3 份額提升更快,從 2013 年的 48.7%增加到 55.8%。

啤酒頭部佔據各自省份,深耕基地市場。華潤啤酒屬於後起新秀,但憑 借雄厚的資金實力進行併購擴張,迅速成長為銷量領先的企業;目前以東北 三省、甘肅、青海、四川、江浙皖、湖北等區域為主要基地市場,佔領的省 份最多。青島啤酒興於齊魯,牢守山東省,還包括河北、陝西、山西華北三 省,上海、海南也屬於基地市場之一。百威啤酒主打高端化,成功在經濟水 平較高的東南沿海(廣東、福建、江西)建立基地市場。重慶啤酒在嘉士伯 資產注入前,以重慶、湖南、四川為基地,資產注入後,市場擴張至新疆(烏 蘇)、雲南(大理、風花雪月)、寧夏(西夏)等省份。燕京啤酒屬於北京的 地方性企業,此外還在內蒙古、湖南、廣東等省建立基地市場。

未來啤酒競爭格局趨於穩固,競爭重心在於營銷、產品等。啤酒頭部占 據各自的省份,消費者對省內強勢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高,且有一定的口感 依賴度,且企業對競爭對手的動作敏感度加強,企業很難通過價格戰來搶佔 競品的份額。因此,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我們預計未來啤酒的競爭格局 會繼續趨於穩固,行業再次打響價格戰的可能性很小,啤酒企業將在產品創 新提質、品牌營銷、渠道強化等方面進行重點競爭。


3.量穩 價升 降本增效,凈利改善空間大

啤酒行業由份額導向轉為利潤導向,價的提升對利潤的貢獻遠大於量的 增加,資本市場看好啤酒企業收入穩定、利潤加速改善的潛力,對業績得到 驗證的企業願意給予高估值。本文我們不僅從量和價兩個分析對利潤的貢獻, 也著重分析產品升級、費用管理、產能優化對盈利帶來的改善,啤酒行業的 業績提升要依靠前端和後端的共同作用。

3.1.量:天氣、賽事短期影響,人口產生長期效應

3.1.1.高溫少雨天氣,啤酒需求旺盛

天氣顯著影響啤酒需求。一方面,啤酒爽口、解渴的特性導致啤酒有明 顯的季節性,啤酒的生產集中於 5-8 月份,對應 6-9 月份的銷售旺季。另一 方面,高溫天氣會促進啤酒消費需求增加,而低溫多雨天氣會抑制啤酒需求, 根據年內 30 度以上高溫天氣天數與啤酒產量分析可看出,兩者具有較強的 相關性。從渠道來看,夜店、餐飲渠道以及零售渠道的消費需求都會明顯受 到低溫多雨天氣的抑制,高溫天氣時則反之。 重大賽事會短期提高啤酒銷量。啤酒和體育賽事可謂是相輔相成,根據 數據顯示,歐洲杯、美洲杯、奧運會期間,啤酒的銷量會隨之短期內增加。 邊看體育賽事邊喝啤酒是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習慣,各大啤 酒品牌也會藉助火熱的體育賽事進行營銷,以期提高品牌曝光率,帶動銷量 長期增長。

3.1.2.消費主力軍減少,抑制啤酒銷量增長

中國人均消費量有待提升,但是一個緩慢、長期的過程。我國的人均啤 酒消費量為±35 升/人,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這與酒精類飲品消費量同傳統 飲酒文化具有較大相關性,但與其他亞太國家相比,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略 高於亞太平均水平,但低於澳洲、紐西蘭、日韓、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屬 於啤酒低成熟度國家。我國的人均消費量尚有提升的空間,但其提升速度的 快慢由消費購買力、消費習慣轉變等因素決定,很難在短期內一下子提升很 多,會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

未來 10 年消費主力減少,啤酒銷量將穩中有降。近 10 年來,我國人口 呈低速增長,且面臨著生育堆積效應消失、生育率可能進一步下滑,人口老 齡化加劇,勞動年齡人口大幅下降的難題,雖然放開二胎政策,但出生率依 然下滑。相對應地,未來 10 年啤酒消費主力——15-64 歲人口規模將呈下滑 態勢,也就是說,啤酒銷量向上的空間很小,會是穩中有降的趨勢。

銷量呈下行走勢,企業進入擠壓式競爭格局。短期內,啤酒銷量受天氣 和賽事的影響,長期來看,隨著消費主力軍(15-64 歲人口)減少,加上人均 消費量不會快速增加,啤酒銷量難以實現大幅增長,考慮到城鎮化率提升、 消費升級等因素,結合發達國家的啤酒市場發展經驗,預計我國啤酒銷量短 期內會階段下行,中長期內將保持基本穩定。啤酒企業都認識到長期內銷量 將下滑,市場進入擠壓式競爭,因此,啤酒巨頭們依靠蠶食市場份額和順應 消費升級、進行高端化布局來保證業績實現增長。

3.2.價:提價有望常態化,產品升級勢在必行

從價的角度來看,啤酒行業的出廠噸價和零售價格均持續上行,其驅動 力主要由供需兩個方面決定。需求端,主要系消費升級推動市場需求向高端 產品轉移;供給端,行業競爭由市場佔有導向轉變為利潤導向,原材料價格 上漲時,多數廠商會採取提價措施,此外廠商通過產品和營銷創新來積極引 導消費者對啤酒的需求升級。

3.2.1.啤酒行業價格上行,但零售價跑輸CPI

企業提價動力不足,啤酒零售價跑輸 CPI。從企業來看,根據中國酒業 協會公布的數據,我們發現,2013-2021 年啤酒企業的銷售單價穩中有升, 整體增長 30%,略高於 2013-2021 年 CPI 漲幅(25%);從終端消費者來看, 36 個大中城市的 630ml 瓶裝零售價在 2013-2021 年增長 21%,罐裝零售價 漲幅為個位數,跑輸 CPI。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邏輯是,2016 年以 前啤酒企業以低價競爭搶佔市場份額為主,加上當時啤酒消費升級不明顯, 短期內難以優化產品結構,因此,在成本壓力上漲時,企業通過提價轉嫁成 本壓力的動力不足,即使提價後,企業也會通過補貼渠道或加大市場投入費 用,以保證渠道利潤和消費者粘性,最終造成終端零售價漲幅遠低於出廠價 漲幅,且跑輸 CPI。

頭部企業噸酒價持續上行,CAGR10 在 10%左右。2010 年以來,華潤 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等頭部企業的噸酒價持續上行,遠高 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重慶啤酒,10 年間噸酒價漲幅高達 89%、 CAGR10 為 6.6%,除了提價效應,還有嘉士伯高端品牌引入、本土品牌由 低檔向中檔升級的貢獻;其次是燕京啤酒,期間漲幅 50%、CAGR10 為 4.1%, 主要來自提價效應;華潤啤酒通過提價和成功運作中高端產品,噸酒價也實 現 44%的漲幅,CAGR10 為 3.7%;青島啤酒自 2010 年以來的漲幅不明顯, 作為本土中高端品牌,噸酒價本就處於領先地位,且提價幅度不明顯。

3.2.2.提價動力主要來自成本壓力

3.2.2.1.包材和大麥價格上漲,是啤酒提價的主動力

包材佔比最高,大麥和包材最易影響成本。從成本端來看,啤酒的直接 材料佔整體成本的比重在 32%左右。以青島啤酒為例,包材成本佔整體成本 的 30%,原材料占 14%,銷售成本和製造成本分別占 20%、16%;拆分原材 料成本來看,大麥占原料成本的 60%,其次是啤酒花(18%)。銷售成本和制 造成本一般波動不大,容易波動的是包材(瓦楞紙、玻璃瓶、鋁罐等)和原 材料價格,原材料中大麥的佔比是最高的,歷史上,包材和大麥價格的大幅 波動會對成本產生影響。

國內啤酒對大麥進口依存度 90% ,2006 年 6 月起進口大麥價格猛漲, 到 2008 年 9 月飆升至 472.7 元,期間漲幅高達 165%,直接拉升啤酒企業 的生產成本;2011 年大麥價格再次大漲,加上運費、人力等成本壓力較大, 利潤本就較薄的啤酒企業紛紛提價,以轉嫁成本上漲;2016-2017 年由於環 保檢查,生產包材的中小企業倒閉較多,供給不足,瓦楞紙、玻璃、鋁錠的 價格大幅上行,啤酒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出現行業性提價;2018 年全球大麥減產,大麥進口價上升 20%,啤酒商再次普遍提價。受疫情和俄烏沖 突的影響,2020 年以來,國家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抬升了啤酒企業的直 接成本和運輸成本等,加上疫情對動銷產生拖累,在利潤的追求下,行業對 提價達成一致默契。

3.2.2.2.啤酒提價將從成本被動向主動常態化演變

提價過程:淡季提價,先核心區域、核心產品,返利 費補過渡。啤酒企 業在提價的過程中,往往選擇在淡季,一方面試探消費者對提價的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淡季銷量小,若因提價損失銷量,可在旺季通過促銷折扣等補回銷 量。公司會在強勢區域率先提價,一般主要針對核心產品,因為這些區域有 更高的話語權,而弱勢區域的品牌忠誠度不高,漲價易流失客戶,拖累市場 擴張。提價初期,公司通常會以返利、折扣、促銷、費用補貼等形式將利潤 返還給渠道和終端,隨著之後廠商、渠道、消費者的博弈,在渠道和消費者 接受價格後,提價才算完成。

2017 年及以前提價以成本被動為主。2017 年及以前,行業競爭白熱化, 且以中低檔產品為主,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因此在成本上漲時,企業 提價也較為謹慎,擔心提價後會損失市場份額,因此這期間並未進行多次提 價。從歷史提價來看,僅有 2007 年和 2011 年進行過提價,即 2007 年末至 2008 年初歷經 2 次集中提價,2011 年也是迫於成本壓力,但當時行業競爭 激烈,提價對企業業績提振不大,採取對部分產品和部分區域提價。17 年末 -18 年初,提價的觸發因素是包材、進口大麥等成本上漲,費用端承壓,此時 企業提價多採取觀望狀態,然後在核心區域、對核心產品進行提價。

2017 年以後,競爭格局基本穩定,消費升級趨勢下,公司的低價策略帶 來的業績貢獻邊際遞減,多年價格戰的盈利持續走低,使得利潤導向成為主 流。在這種背景下,2020 年成本壓力上漲時,啤酒龍頭率先提價,其他公司 跟隨,2021 年大麥及包材價格持續上漲,啤酒行業則在繼續提價,提價幅度 覆蓋成本漲幅,2022 年成本壓力依然沒有緩解,提價動力釋放在即。

未來提價將成主動常態化。歷史上,除非成本大幅上升,啤酒直接提價 動作少,提價間隔時間也比較長,且以中低端的產品為主。現階段啤酒所處 的環境和企業要求不同於從前,提價動作較以前頻繁,從歷史提價的演進和 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預計未來行業提價有以下特徵:1)從成本被動型轉向求 利主動常態化;2)區域上大本營市場先提,其他市場跟隨;3)提價產品從 中低端向中高端擴散。

3.2.3.產品升級 高端化,盈利改善節奏加快

3.2.3.1.消費升級勢不可擋,啤酒產品升級加快

居民收入持續提升,為啤酒價格帶上移奠定基礎。2011-2021 年我國城 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持續增長狀態,共計增長 1.2 倍,農村居民可支配收 入也增長迅速。2011 年至 2021 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從 51.3%提升至 62.5%, 對應增加 1.9 億人口,而 2021 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的 2.5 倍, 城鎮釋放更大的消費潛力。反觀啤酒的消費價格在 10 年間增幅有限,城市化 和收入的提升為啤酒消費價格帶上移提供較大的空間。

中產階級崛起,中高端啤酒的潛在人群擴大化。我國的中產階級是社會 階級結構的「中流砥柱」,該群體的人數眾多,且有較強的消費水平,是啤酒 消費的主力軍。根據麥肯錫的研究,我國的中產群體的消費佔比從 2012 年 的 14%提升到 2022 年的 54%,成為第一大消費群體,財富佔比也從 2012 年的 20%增加到 56%。中產階級崛起,消費習慣從滿足於「量」的基礎性消 費向追求「質」的品質消費升級,也就是重品質輕價格,對中高端啤酒的需 求隨之擴大。

主流消費群體代際更迭,新一代引領啤酒消費潮流。蘇寧易購《2019 年 酒水報告》顯示,25-46 歲人群貢獻了超過 80%的啤酒消費,其中,31-36 歲 人群貢獻了 30%多的啤酒消費。80 後、90 後在派對聚會、自飲中優選選擇 更易製造氛圍的啤酒,他們追求消費品質,對啤酒的需求提高,看重產品力 和品牌力,更易接受高價位啤酒,引領啤酒消費升級,啤酒市場將迎來品質 至上和價值回歸時代。

3.2.3.2.企業主動引導消費升級,改善盈利能力

啤酒作為舶來品,啤酒企業對終端消費起著引導作用。上一輪周期,企 業為了爭奪份額,採取降低酒精度來降低成本,「價格戰」愈演愈烈,2013 年 以後盈利水平持續下行,國內消費者漸漸適應低度啤酒;到 2017-2018 年競 爭格局基本穩定,企業很難通過低價策略再搶佔份額,再加上銷量趨於飽和 且呈下降趨勢、消費升級勢不可擋,頭部企業意識到產品升級的迫切性和重 要性,因此開始紛紛在強勢區域進行高端化升級,戰略和資源均向中高端升 級產品傾斜,盈利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企業升級路徑:自主推出高端產品、引進國外成熟品牌。2013 年以後頭 部加快推出高端產品,自上而下驅動升級,主要包括兩種升級路徑,一是自 主推出高端產品,二是靠引進國外成熟品牌。這兩種路徑一方面改善了國內 啤酒企業噸酒價偏低、盈利空間較薄的痛點。目前,重慶啤酒的高端產品收 入佔整體的 36%,銷量佔比為 24%,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亞太的中高 端產品銷量佔比在 50%左右,燕京啤酒的中高端產品收入佔比提升至 60%。

自主推出高端品方面,華潤啤酒在 2017 年啟動「3 3 3」高端化戰略, 即前 3 年去包袱、強基礎、蓄能量,中 3 年戰高端、增效益、提質量,後 3 年贏高端、雙對標、做一流,並於 2018 年 3 月 18 日推出勇闖天涯 superX, 是雪花啤酒品牌重塑以來的首支核心單品,後續推出匠心營造、馬爾斯綠和 黑獅白啤,逐步形成「4 4」高端品,且加大對高端品的渠道和營銷投入。青 島啤酒聚焦青啤主品牌和嶗山副品牌,奧古特為自主高端化開闢蹊徑,高端 佔比在團隊考核的分量提高,2020 年推出琥珀拉格、百年之旅兩款超高端新 品,2021 年則推出一世傳奇超高端新品。

重慶啤酒於 2013 年加入嘉士伯後 不斷整合產能,在 2018 年加快產品結構升級,控制低端山城的銷量,加大對 零售價 8 元以上重啤品牌的投入,並不斷升級至 10 元 ;收購烏蘇品牌後, 迅速走出疆內,增長勢頭較好成為高端核心產品之一。燕京啤酒於 2019 年 提出五年增長與轉型戰略,意在加快品牌轉型,並陸續推出燕京U8、燕京 7日鮮、燕京八景、燕京 V10 等中高端產品,其中燕京 U8 憑藉「小度酒大滋 味,好喝不上頭」的差異性打法,迅速成為大單品。

引進國外品牌方面,華潤啤酒在 2019 年收購喜力中國,喜力具有百年 品牌沉澱的高端基因,且高端啤酒的渠道和營銷經驗豐富,助力華潤突破價 格天花板,華潤成功塑造高端國產品牌,形成「雪花 喜力」價格帶全面覆蓋 的產品矩陣。嘉士伯收購重慶啤酒後,旗下的嘉士伯、樂堡、凱旋 1664、格 林堡、布魯克林等國際高端品牌導入重啤的銷售體系,依靠「國際高端品牌 本地強勢品牌」,產品結構升級迅速。百威採取原裝進口或交由國內控股廠 商代工的模式,將旗下的海外成熟品牌打入國內市場,並在高端和超高端市 場處於領先地位。

中端承接低端升級盤,高端擴容空間較大。隨著啤酒企業高端化戰略不 斷落實,行業的產品結構升級加速。2015 年低端啤酒(零售價 5 元以下)的 銷量佔比接近 80%,消費升級趨勢下,2020 年佔比下降到 68%;低端啤酒 的銷量被中端啤酒承接,中端啤酒(零售價 5-10 元)銷量佔比上升 6 個百分 點至 2020 年的 21%;受益於消費升級,2020 年高端啤酒(零售價 10 元以 上)銷量佔比增長至 11%。根據歐睿的預測,2018 年至 2023 年,高端和超 高端的銷量規模將保持 4.9%的年均複合增速,到 2023 年銷量有望達到 102 億升,具有較大的擴容空間。從收入端來看,我國低端啤酒的佔比下降至± 32%,中端和高端啤酒的佔比分別上升至 38%、30%;從毛利端來看,高端 啤酒貢獻近 45%的毛利,中端啤酒貢獻 36%左右,而低端啤酒僅占 19%。

3.2.3.3.中高端升級趨勢不改,強勢區域升級有望加快

未來中高端升級將依然是主旋律。追求品質消費的中產階級崛起,加上 居民可支配收入日益增長,對中高端啤酒的需求明顯增加。啤酒市場走出以 量取勝、跑馬圈地的階段,利潤導向下,高端化是盈利能力改善的核心驅動 力。因此不管是從消費者還是企業層面,未來持續的中高端升級將依然是啤 酒行業的主旋律。 啤酒競爭格局較為穩固,有利於高端化升級。隨著各啤酒企業通過併購 跑馬圈地告一段落,行業整體競爭壓力趨緩。目前啤酒行業的寡頭在部分省 份形成各自的壟斷區域,目前僅極少數省份及直轄市(湖南、廣東、浙江、 上海等)尚未形成絕對壟斷,但整體區域格局已然較為固化,相互掣肘厲害, 外地品牌進駐新市場的空間有限,也難以搶佔競品的強勢區域的市場份額。

強勢區域是啤酒企業的核心利潤池,不僅支撐其絕大部分銷量,同時也是產 品結構升級的支點區域,因為強勢區域的消費者的口感和品牌忠誠度較高, 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以前降低。在這種背景下,啤酒企業在各自的強勢區域進 行高端化升級更容易成功。

強勢區域的高端化步伐加快,盈利能力水平更高。頭部企業在強勢區域 的提價和產品結構升級更為順暢,盈利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區域。青島啤酒的 大本營市場(山東、華北)毛利率高於其他區域,凈利水平明顯高於華東、 華南、東南地區,2015-2020 年,華北、山東的凈利率分別保持在 12%、10% 的水平。華潤啤酒在南區的 EBIT margin 高於其他區,隨著高端化戰略順利 實現,東區和中區的 EBIT margin 呈快速上升趨勢。在嘉士伯資產注入前, 重慶啤酒以重慶、湖南、四川為市場根據地,但重慶的毛利率明顯高於湖南 和四川。頭部企業在強勢區域的毛利率不僅高於其他區域,且呈快速增長的 趨勢,只要系在強勢區域的高端化步伐相對較快。

3.3.關廠:優化產能布局,經營效率提升

產能過剩拖累業績,2015 年國內啤酒進入關廠密集期。保質期較短、低 毛率等使啤酒廠銷售半徑限制很大,網路布局不合理會抬升運輸費用和攤薄成本,拉低凈利率。啤酒行業經歷了併購整合、大規模投資建廠,但自 2013 年啤酒銷量連續下滑,產能過剩、規模不經濟等問題接踵而來,盈利水平也 持續下行甚至虧損。銷量觸頂下行,低檔酒工廠需求疲軟利潤有限,設備老 化維護費用不斷攀升,繼續經營低效率工廠會繼續拖累企業業績,因此國內 啤酒企業陸續關停規模小、效率低的工廠,於 2015 年進入關廠密集期,關廠 提效、產能優化成盈利重點之一。


外資關廠效率更高,關廠效果顯著。相比於國產品牌,外資品牌關廠更 堅決。嘉士伯控股重啤後,在業內率先關廠提效,減少人員冗餘,截至 2021 年已關廠 11 家,華潤於 2016 年跟進,青啤則 2018 年才正式關廠。國產品 牌關廠步伐慢的原因主要系,多為國有企業,而國企在建廠時獲得稅收、土 地等政策和資源優惠,實際關廠難度比建廠還大,處理關廠的遺留問題更需 要漫長周期。從關廠效果來看,外資關廠早,產能利用率與凈利率均得到快 速提升。

優化產能,調整供應鏈,提高經營效率。考慮到最優銷售半徑的問題, 啤酒企業在關廠的同時,也在新建效率更高的智能化工廠或技改老廠,優化 供應網路的產能布局,提高投資回報率。調整供應鏈方面,加強數字化管理,強化倉庫管理效率,優化運輸安排效率與成本,精簡部門,提升員工綜合能 力,全面推動生產運營效率提升。

關廠的傳導效應:最核心的是犧牲短期利益換取長遠發展。啤酒企業選 擇生產低效、規模不經濟的老廠進行關閉,短期內會進入陣痛期,帶來高昂 的減員安置費用,抬升管理費用率,相應地,關廠也會帶來固定資產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以及計提長期股權投資,造成資產減值損失,導致凈利率下 行。但從長期來看,關廠後,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折舊攤銷率、單 位人工費用成本,以及人員精簡後的管理費用都將下降,各項經營指標將得 到優化,凈利水平逐漸呈上行趨勢。

4.投資分析

啤酒公司收入增速觸底回升,凈利潤增長顯著。啤酒行業競爭格局穩定, 雖然銷量上升的空間很小,但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啤酒公司積極創新和升 級產品,啤酒產品結構升級和高端化的路徑清晰,加上關廠和優化產能帶來 的經營效益提升,對公司噸酒價的貢獻處於邊際遞增時期。從頭部企業的歷 史業績來看,2013 年至 2016 年啤酒企業的收入增速經歷下滑,2017 年觸 底回升(剔除 2020 年疫情爆發的影響),主要受益於提價與產品結構升級; 反觀凈利潤增速亦在 2017 年觸底回升,但增長幅度明顯高於收入,一方面 是提價和產品結構優化,另一方面是關廠和產能優化日益顯現的費用率下行。

2017 年後,頭部啤酒企業的盈利改善明顯。重慶啤酒被嘉士伯收購後, 率先進行高端化路程,經過幾年耕耘,高端化戰略走向正軌,毛利率和凈利 率明顯高於競爭對手,2018 年以來,毛利水平呈上行趨勢,凈利率持續超過 12%;華潤啤酒在 2018 年開啟高端化戰略,疊加中低檔產品順利升級,費用 投入效益增加,毛利率和凈利率均持續提升;青島啤酒對中高端產品升級和 費用精準投放進行兩手抓,凈利率逐年提高,盈利能力明顯改善;燕京啤酒 作為典型的區域性企業,強勢區域內產品升級順利,但培育大單品需要短期 內加大費用投放,凈利水平尚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包材價格高位回落,旺季啤酒需求回暖。由於疫情、國際衝突等因素, 啤酒上游原材料供需缺口加大,導致包材價格自 2020 年以來持續攀升。其 中,包材玻璃價格從 20 年 5 月的低位至 21 年 9 月的高位,漲幅高達 135%, 瓦楞紙從 20 年 5 月的價格低點上漲 51%至 21 年 11 月的高點,鋁錠價格從 20 年 3 月上漲 106%至 21 年 10 月的高位。22 年包材價格均有回落,其中 玻璃從 21 年高點到目前回落了 45%,鋁錠則從高點下降 24%,隨著供需缺 口收窄,包材價格有望進一步下降,企業成本壓力得到緩解。旺季期間疫情 得到緩解,即飲渠道恢復,6、7 月高溫,疊加低基數效應,啤酒動銷有望超 過預期。 啤酒企業估值觸頂回落,目前調整至合理中樞。

啤酒企業業績改善後, 頗受資本市場青睞,估值隨之一路飆升。華潤啤酒的估值從 2017 年 55X 左 右上漲到 2018 年的 80X ,2018 年凈利潤下滑,估值回落至 53X 區間,2020 年是鮮有的未受疫情影響而實現凈利潤高增長,估值一路沖高到137X區間, 2021 年消費板塊集體殺估值,目前 PE 僅 36X 左右;青島啤酒與華潤估值走 勢較為吻合,均在 2018 年、2020 年實現戴維斯雙擊,在 2019 年估值因凈 利潤增速低於預期而回落,目前估值處於 43X 區間,處於合理中樞;重慶啤 酒的高端化戰略帶來可觀的內生增長,加上嘉士伯優質資產注入的預期,股 價一路飆升,相應估值推高到 65X 區間,2021 年受大環境影響,估值亦有 回落,目前在 55X 左右;燕京啤酒目前的估值亦回落至 75X 上下。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智庫 的精彩文章:

交通運輸產業行業研究報告:快遞物流成長可期,布局復甦確定標的
醫美填充針劑行業專題研究:從發展路徑和生命周期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