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進攻、國民黨封鎖、災害多,太行革命根據地如何打破財政困境

日軍進攻、國民黨封鎖、災害多,太行革命根據地如何打破財政困境

抗戰初期,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影響下,抗日根據地的財政收入來源比較多樣,既有國內外愛國人士的支持,國民黨政府也向八路軍發放一定的軍餉。這一時期根據地內的財政收入主要由地主富農等富戶承擔一大部分,基本群眾的負擔很輕甚至無需負擔。

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根據地的內外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國民黨轉變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不僅停發了軍餉,還對根據地進行封鎖,而日軍的進攻重點也轉向敵後抗日根據地,加之根據地內頻發的自然災害,致使整個太行區的財政狀況迅速惡化。

上圖_ 太行革命根據地勞作後的軍民

針對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困難,毛主席在1942年底發表《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批判了當時不顧人民困難,只顧政府和軍隊需要,竭澤而漁的錯誤觀點,並創造性的提出「公私兼顧」、「軍民兼顧」的原則,要求既要保障軍隊和政府工作人員的供給,又要照顧人民的負擔能力。

隨後,李富春也提出了「先公後私、公私兩利」的原則,而這些原則落實在行動上就是生產自給與厲行節約,以生產節約來克服財政困難,減輕人民負擔,改善生活,增加社會財富。

上圖_ 太行革命根據地

一、生產自給:從取之於民到取之於己

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下,駐紮在太行根據地的八路軍總部於1943年制定了「騰楊方案」,此方案由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參謀長滕代遠、副參謀長楊立三制定,以 「公私兼顧」為指導,以生產節約為目標,方案中強調要積極進行農、副、手工業生產,獎勵軍政人員的節約行動。

「騰楊方案」的制定雖然符合 「公私兼顧」、「軍民兼顧」的精神, 但如何激發軍政人員參與生產的積極性是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太行根據地創造性的採取一系列方法。

上圖_ 滕代遠(1904年11月2日-1974年12月1日),湖南省懷化市麻陽縣人

首先,發展生產是一件細密的組織工作,首長負責幹部帶頭是領導上的保證,太行根據地在生產過程中實行首長負責親自動手的領導方法。戎子和副主席親自參加開荒勞動,鼓勵並帶動全員的生產情緒。

其次,提倡積蓄,獎勵生產是完成與超過生產任務的重要保證。「喊口號」式的精神鼓勵在短時期內對生產有激勵作用,但很難保證生產人員積極性的持續,必須使軍政人員認識到只要是勞動所得,不論幹部或戰士都是允許私人積蓄的,為公家生產越多個人分紅就越多,凡是勞動模範還能得到額外獎勵。

在「騰楊方案」頒布後,太行根據地又專門制定關於勞動生產的獎懲辦法,開荒期間在開地、種菜、割草超過個人負責數量的獎勵現金、生活用品,最高者可獎勵羊一隻;秋收收割時期實際收割超過應完成數量的,獎勵一定數量的糧食蔬菜;而那些無故拖延未完成任務的則通報批評,予以懲戒。

上圖_ 太行革命根據地戰士們自力更生開墾土地

在太行區黨委的指導下,在「騰楊方案」的帶動下,根據地內掀起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區、地委、縣各級分別建立了由黨委領導的生產委員會,組織領導各地區的生產事宜,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以1944年邊區政府機關生產成績來看,農業生產上共開荒157畝,種熟地29畝,水澆地5畝7分,共收穫了穀子96市石(折米9108斤)麥子4617斤,玉菱1236斤,豆子1084斤,黍子192斤,山藥蛋9680斤,春菜17993斤12兩,夏秋菜共27831斤,如果按照機關編製人數,每人每日以小米1斤4兩計,除完成兩個月的食用任務外,還剩餘小米3831斤,蔬菜可夠9個月食用。

此外,副業和手工業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機關幹部的生活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衣、用均有很大的提高。自給自足的部分增加就意味著取之於民的部分相應減少,軍隊與政府機關的生產運動有效的減少了人民的財糧負擔。

上圖_ 太行軍區部隊指戰員在一起開荒種地

二、厲行節約以減輕人民負擔

如果生產運動是「開源」,那麼厲行節約的號召就是「節流」。「騰楊方案」不僅規定了農副業的生產任務,還提出了「獎勵節約」的口號。節約作為我黨歷來堅守和重視的原則,在抗戰時期敵後抗日根據地艱苦的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就太行根據地來說,在九路圍攻(1938年)之前,就已經明確提出了厲行節約、反對貪腐浪費的口號。

1942年,太行根據地進一步提出了以節約為中心的四大號召,要求政府和軍隊以及民眾團體厲行節約,並規定「自8月15日起,軍政民機關團體一律實行節約,減發供給,並分期遞減。」戎子和在總結太行根據地1942年的財糧工作時指出,軍政民機關團體的節衣縮食「不僅是為了節約,戰勝災荒,克服未來之困難,更是為了人民,為了減輕人民當前之負擔。」

上圖_ 勞動英雄李順達和他的一家人

長期堅持節約作風雖然是客觀環境的需要,但是單純的強調節約口號並不利於節約運動的持續深入執行,必須通過獎勵節約的方式來激勵軍政人員,克服物質方面的重大困難,這也是「騰楊方案」相較於之前單純要求厲行節約的進步點。該方案對服裝、辦公用品、糧、煤、生產用具、公用物品、牲口裝具等均提出了具體的節約辦法,並對那些節約行為突出的軍政人員進行獎勵,一般以「公八私二」為原則。

例如,方案中規定熱天(5月至9月)每人每天用煤12兩,冷天每人每天14兩,在規定數字內節餘的部分,按市價二八分紅(伙食單位得八,炊事員得二);再如必須對桌凳、席、公文箱、燈、水壺、磁盆等共用物品規定一般使用時間,如超過使用期限者,以超過時間長短計算,按照「公八私二」的原則分紅。

上圖_ 1944年11月太行第一屆群英會勞動英雄

從整個太行根據地來看,1944年部隊生產節約兩項共摺合糧食10萬石以上,再根據1945年的統計,太行區「部隊機關生產及自己節約的即達20萬石小米」。

在太行抗日根據地陷入困境的艱難時期,太行領導人帶領軍政人員一方面發展生產,爭取自給自足;一方面節衣縮食、厲行節約,以開源節流、增收減支的方式開闢新的財源,減輕人民對戰爭的財糧負擔,與人民同甘共苦,共同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作者:曠盪思無涯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 晉冀魯豫邊區財政經濟史編輯組編:《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第一輯,北京: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國農民負擔史》編輯委員會編著:《中國農民負擔史》(第三卷),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

[3]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