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期受三綱五常束縛的婦女,如何在土改和紡織運動中,撐起半邊天

長期受三綱五常束縛的婦女,如何在土改和紡織運動中,撐起半邊天

解放戰爭初期,太行根據地等革命老區經歷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長期遭受封建剝削的農民徹底地翻身做主人。在運動中,長期以來受封建落後思想影響的婦女開始積极參加土改運動,以及隨後組織的生產紡織運動,踴躍的支援前線,湧現出眾多先進的積極分子和婦女幹部,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在本文中將以長治信義村為中心,試看廣大婦女如何撐起半邊天。

上圖_ 土改運動時公布《土地法》

一、土改運動中的婦女

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地內進行反奸清算(包括增資、減租、清債)運動,在這期間婦女的作用表現還不甚明顯,大部分婦女懷著好奇、試探的心情參加,她們當時還存在著嚴重的怕變天、怕報復的思想,怕八路軍再走了,而且他們從來也沒見過窮人翻身的事,對自己的力量還不相信。

到了土改運動開始時,婦女思想仍然還有許多問題,有的是命運思想,有的是恐懼問題。有人說:「過去的事啦,拉倒吧!虧已經吃了,提他幹什麼,把人家弄窮了,咱也富不了。」有的怕得罪人怕報復,說:「不用提啦,招呼人家鬥爭咱,門口拾道的提了意見怎見人哩!」還有不少婦女怕壞良心,頭腦中的落後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影響著她們,說:「壞那良心作甚呢,只當斗他一個人,這一輩子不還,下一輩子轉成牛馬牲口也得還呢。」

上圖_ 土改運動中的農民在丈量土地

針對這種情況,土改工作隊與信義村的基層幹部分別召開了貧農、中農的訴苦找窮根會,目的是啟發廣大群眾階級覺悟,認識自己在舊社會所處的地位和所受的壓迫以及找出這些壓迫和痛苦的根子。在幹部的大力動員下,這一時期的婦女除少數人外,幾乎70%以上都參加了訴苦小組會,同時一些鬥爭較堅決的婦女還參加了農會,農會女會員由最初的10人發展到70-80人,差不多佔了農會全員的一半(信義村當時共男女會員200餘人)。

在各種會議的訴苦找窮根中,廣大婦女開始克服著怕報復、怕得罪人的思想,直接參加了運動,並成為五四土改運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一些基層幹部讚揚道:「鬥爭時的婦女可作用大呀,真比男人還強」。在運動中,婦女訴苦比男人動人,因為婦女記得清,說的細。

上圖_ 土改運動時,縣政府工作人員為農民頒發土地證

伴隨著運動的開展,廣大受壓迫婦女的階級覺悟與鬥爭勇氣空前地迅速提高,對自己力量信心增強,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在人們眼中的看法也跟著變化起來。如有些婦女說:「我娘家窮,父親給人家做飯,母親給人家做工,全家都勞動也吃不上,只能是餓肚,鬥爭我同意自願參加,但不願打人,因我覺得我受的是北童村的氣,不是信義的,開了會我才知道天下窮人是一樣的,天下地主一樣可恨。」

到了整個土改運動的末期,信義村開展了二十餘天的思想運動(並結合放包袱、複查、割尾巴)。口號是:上冬學翻腦筋,思想不通翻不了身。信義村的婦女都踴躍參加,在土改運動中,原本受到封建禮教思想束縛的農村婦女開始變得熱情興奮,她們對新社會的一切抱著極大的關懷與愛護。

上圖_ 開展土改運動的婦女

二、生產紡織運動中的婦女

隨著五四土改的推進,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基本被廢除,土地、農具、耕牛、肥料等生產要素都被分配到了需要的人手中。信義村所在的太行根據地作為革命老區,自然承擔起了支援前線的重要任務。對於婦女同志而言,為前線士兵紡織布匹、做軍鞋是他們的第一任務,但這並不容易,因為信義村歷史以來靠種地種麻生活,從來沒有紡織習慣,紡織的任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1947年春,太行地區號召第一個「百日紡織運動」,並提出了「耕三餘一紡織是關鍵」的口號,夏季又提出「十戶一機」、「學織為主」的口號,在太行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信義村的婦女紡織也發展起來了。

正如前文所提,在信義村發展紡織是極其困難的,婦女們一開始全無信心,有些人說:「一輩子也沒紡過,能抽出來了?」、「又要土地、又要開會、又要紡織,做做飯奶奶孩子,再摘摘麻,可顧上那一頭了?」、「紡花咧,紡不成,過去八路沒來也沒細看(光著意)。」因此,衝破這種畏難思想是紡織開展的第一關。鑒於此,我黨的基層幹部採取綜合辦法,幫助信義村發展紡織運動。

上圖_ 紡織運動

首先將婦女組織起來,討論「是給誰紡織?學會紡織為誰?」,以此打破怕給公家紡織的顧慮,並且在男人女人中進行紡織做成布與賣糧食買布的帳,用實例教育群眾,從群眾自身利益出發。

其次,解決工具、原料上的困難,由互助組男人給女人集體買棉花,集體學習,織布機以大組為單位各家分攤來買。

第三,將全村婦女分為五個大組,集體學習紡織。

第四,將競賽表揚與檢查結合,通過選舉勞動模範,和宋家莊比賽等方式,激發婦女們的紡織熱情。

第五,計算勞力制訂紡織計劃,一個會紡織的婦女一天一刀,不會的一天半刀,這樣有目標,檢查亦以此為標準。

經地定系列的工作,信義村的紡織運動發展很快,到1948年全村已有207個婦女會紡,30個婦女會織(手拉梭),全村有布機26個,內手拉梭24個,鐵機2個,紡車200輛。

而在農業勞動方面,信義村婦女的傳統則與紡織方面恰恰相反。她們歷來在農業勞動中要起很大作用,對種地不發愁(光發愁紡織),不上地的婦女會被人笑話。男人們也支持婦女上地,對能勞動的婦女很佩服,當地被人稱讚的好媳婦,不只是漂亮的,而是又年輕又漂亮並且能參加勞動的婦女。

上圖_ 正在進行紡織的婦女

1947年春天,信義村的五四土改運動基本結束,全村青壯年22個參軍,兩次運糧8天,全村199個男全勞力,走了118個。當時正是準備突擊下種的緊張時期,全村只留下81個全勞力,43個半勞力,和一夥老漢一夥婦女,村中的留守村民十分發愁,有人勞騷起來說:「一冬天鬥爭哩,分地好,分上地種不上怎麼辦?」鑒於此,全村召開了男女群眾大會,進行動員,並討論家裡地怎樣種。

在這場大會中,翻身解放的廣大婦女站了出來,如馮小女發言說:「咱沒靠過男人,我一年不叫人也要種上地哩,男人走了,婦女都去種地,管保不怕。」還有一些中老年婦女到處動員,說:「男人走了,刨老根了,咱去種地吧。」

在馮小女等先進人物的帶領下,全村婦女開始踴躍參加農業勞動,修地、耬茬、打圪拉、盤地樣樣都行。支前的男人們回村後,發現全村30餘頃秋地都修好了,盤好了,玉茭按時種上了,麻也種上了,還有少數家庭開始種起谷來。他們激動地說:「沒想到婦女能起這麼大的作用。」有的說:「婦女就是起作用,男人走完了,虧了這伙婦女,要不是他們地可種不上。」還有不少人反映:「不是互助可弄不完,不是婦女可弄不完。」

上圖_ 土地改革中農民分到了土地,糧食獲得豐收

農村婦女長期以來受到「三綱五常」等封建禮教的束縛,想要幫助他們解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黨的引導與教育下,廣大婦女在身體上與思想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解放,他們不僅開始積极參加土改等政治活動,更是在生產紡織等勞動中發揮出了自己的巨大力量,其間湧現出了眾多的婦女模範人物,證明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並非虛言。

作者:曠盪思無涯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長治二區信義婦女工作調查資料》,1948年8月2日,檔案號:A1-7-8-2,山西省檔案館館藏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日軍進攻、國民黨封鎖、災害多,太行革命根據地如何打破財政困境
從血戰長城,到死守北平殉國,建國後毛主席給其家屬簽署烈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