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福團隊公布華南海鮮市場調查報告:未發現動物與新冠病毒的關聯,多處環境樣本呈陽性

高福團隊公布華南海鮮市場調查報告:未發現動物與新冠病毒的關聯,多處環境樣本呈陽性

圖片來源:Pixabay

2 月 25 日,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主任高福及同事在預印本平台 Research Square 發布了一篇分析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新冠病毒來源的最新報告。這篇尚未完成同行評審的預印本論文顯示,2020 年初採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 1380個環境和動物樣本中,73個環境樣本新冠檢測陽性,大多來自市場西區;來自 18 個物種的 457個動物樣本均為陰性。從陽性環境樣本中分離出的活病毒與武漢早期確診病例攜帶的新冠病毒核酸相似性達到 99.98%~99.993%。研究者認為,現有證據無法將市場中的動物與新冠病毒關聯起來,病毒很可能來自市場中的人;2019 年 12 月病毒可能已經在市場內傳播了一段時間,並通過湧入市場的顧客和被污染的環境進一步擴散。

陽性結果均來自環境樣本

華南海鮮市場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距離武漢市主要交通樞紐之一的漢口火車站僅有 800 米,佔地面積超過 5 萬平方米,共開設了 678 個商鋪,分為東西兩個區域。西區主要販賣海鮮及動物,東區主要販賣家畜肉類。論文顯示:市場有 10 個商鋪出售野生動物,其中 8 個位於西區的西南角,2 個位於東區的西北角;根據銷售記錄,2019 年 12 月底這些商鋪出售的動物貨品包括蛇、禽類(雞、鴨、鵝、野雞和鴿子)、梅花鹿、獾、兔子、竹鼠、豪豬、刺蝟、蠑螈、大鯢、灣鱷和暹羅鱷等,其中蛇、蠑螈和鱷魚存在活體交易。

2020 年 1 月 1 日,華南海鮮市場在武漢市出現多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後關閉。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組織了一支流調隊伍,與湖北省和武漢市疾控專家共同前往市場,自關閉當日起至 2020 年 3 月,對市場內部和周邊環境、市場內的動物、流浪動物和糞便取樣並進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採樣時間。來源:預印本論文

報告顯示,市場內和周邊採集的 923 個環境樣本中,73 個樣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其中 64 個陽性樣本來自市場內部環境,5 個陽性樣本來自市場關聯的倉庫。市場周邊區域的 51 個污水井中,3 個檢出陽性。此外,研究者還在武漢其他市場的 30 例環境樣本中發現了 1 例陽性。

市場西區是內部陽性環境樣本的主要來源地,超八成(56/64)陽性樣本均取自該區域,並且大部分來自 1-8 號街。研究人員將陽性環境樣本與商鋪對應後發現,市場內 21 個商鋪存在新冠病毒污染,其中 19 個位於市場西區,2 個位於市場東區。此外,來自市場內下水道和污水井的 110 個樣本中 24 個呈陽性。報告認為,這些證據提示新冠病毒在 2019 年 12 月已經在市場內傳播了一段時間,可能通過湧入的顧客和被污染的環境進一步擴散;被污染的污水處理系統可能在市場聚集性疫情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也有可能是市場內感染的人類污染了下水系統。

陽性樣本在市場內的分布圖。圖中紅色為分離出活病毒的區域,肉粉色為環境樣本陽性的區域,深灰色格子紋樣為污水樣本陽性區域,紅色邊框紋樣為售賣野生動物的區域。來源:預印本論文。


動物樣本均為陰性

本次調查的457 個動物樣本來自 18 個物種的 188 只動物個體,收集時間從 2020 年 1 月持續至 3 月,主要取自商鋪冰箱內保存的未出售貨物、市場關聯倉庫和冷庫內的貨物,以及市場內的流浪動物(貓、狗、大鼠、黃鼠狼)。報告顯示,所有動物樣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研究者認為這提示著市場內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可能較為罕見。


市場中的病毒

這份報告還發現,從 2020 年 1 月 1 日市場內部環境樣本中分離出的活病毒,與疫情早期臨床發現的毒株高度相似。據悉,活病毒來自 3 份陽性地面和牆壁樣本,其中兩份樣本取自出現確診病例的商鋪地面。全基因組測序發現,從地面樣本中分離出的活病毒與 2019 年 12 月 26 日在武漢採集、來自人類的參考毒株 HCoV/Wuhan/IVDC-HB-01 (WH01)基因相似度達到 99.993%,與 2019 年 12 月 30 日在武漢採集到的人類毒株Wuhan-Hu-1 的遺傳序列完全一致;另一類從牆壁樣本中分離出的病毒存在兩個額外的同義突變,與參考毒株的基因相似度達到 99.987%。

研究者還發現,市場環境中的新冠病毒分屬兩個早期演化譜系 S 與 L,其中 S 譜系更為古老。此外,市場環境中的新冠病毒丰度與人類數量密切相關。作者認為這很可能證明了華南海鮮市場中的病毒源自人類;而動物樣本均未檢出病毒核酸,說明目前缺乏將病毒與動物宿主聯繫起來的證據

2020 年 1 月底,央視新聞曾報道過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病毒溯源進展。當時的報道顯示,專家組於 1 月 1 日和 1 月 12 日採集了兩批樣本,分別來自病例相關商戶街區的環境樣本,以及野生動物販賣商鋪。585 份樣本中陽性樣本 33 份,分布在市場上的 22 個商鋪和 1 個垃圾車,其中 93.9%(31/33)陽性標本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的西區;研究人員成功從環境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證實該市場內存在大量新冠病毒。

這份新報告指出,華南海鮮市場相當於一個「放大器」,每日湧入市場的大量人群導致了疫情早期的多處聚集性感染。研究者還表示,儘管華南海鮮市場被懷疑是新冠疫情的源頭,但不能排除外部人-人傳播或冷鏈傳播將病毒帶入市場的可能。此外,考慮到多個國家在 2019 年採集的樣本也出現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一些樣本的檢出時間比武漢首例樣本更早,病毒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傳播有可能被忽略,未來的溯源工作仍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

根據預印本平台顯示的信息,該報告正在接受同行評審,未來可能發表於《自然》系列(Nature Portfolio)刊物。

本文章為公眾號「科研圈」(ID: keyanquan)原創文章

編譯 | 菡萏

報告鏈接:
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1370392/v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對抗這個「人類殺手」僅剩一種藥物,現在它開始失效了
那個炸油條的師傅,可能是流體力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