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很多起義軍,為何都以《三國演義》《水滸傳》,作為制勝秘籍

明末很多起義軍,為何都以《三國演義》《水滸傳》,作為制勝秘籍

#頭條中國史#

晚明時期的中國風雲變幻,戰爭更是司空見慣。與受過正規教育的公務員們不同,農民起義軍領袖在行軍打仗時,放在他們案頭的兵書戰策,大抵都是《水滸》《三國》等小說。

清朝人曾總結說,張獻忠、李自成之輩,「初起眾皆烏合,羌無紀律」,其後攻城掠地,逐步做大。至於他們「漸有機智」的原因:「聞其皆以《三國演義》中戰案,為帳內唯一之秘本。」

作為《孫子兵法》的平替,《水滸》《三國》兼顧實用與趣味性,所以除了讓起義軍們感到如獲至寶,遠在東北邊陲的努爾哈赤,同樣格外垂青之。

「本朝未入關之先,以翻譯《三國演義》為兵略。」翻譯學習之外,後金人還能做到學以致用,皇太極離間大明名將袁崇煥,「即公瑾賺蔣干之故智」。

上圖_ 袁崇煥(1584年—1630年)

及至康熙朝,皇帝「嘗有詔,飾印《三國志演義》一千部,頒賜滿洲、蒙古諸路統兵將帥,以當兵書。」

《水滸》《三國》乃是中國經典名著中璀璨生輝的兩顆寶石,更難得的是,除了文學屬性,在軍事謀略層面,還具備可操作及可複製性。

如果說宋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明末清初則是兩部小說得天下。

上圖_ 平壤出土的《論語》簡牘

  • 1,戰略

《水滸》《三國》之書,都可以看作「農民革命的教科書」。然而,單就軍事策略層面而言,兩本小說所針對的側重點,其實各不相同。

這亦可以從兩書對後世的不同影響,看出些許端倪。《三國演義》長時間被視作通俗歷史教科書以及軍事著作,在其影響之下,後世誕生出大量的歷史演義類小說;《水滸傳》則啟發了後來的古典英雄傳奇,乃至武俠小說的創作,蓋因其對人物的塑造,堪稱波瀾起伏。

相比而言,《三國演義》人物的塑造,則帶有明晰的理性色彩。所以,書中的將帥、謀士,他們對於天下形勢的判斷,雖然是長遠的,但一定也是合乎道理的。

荀彧所說的「奉天子以從眾望」,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魯肅倡導的「孫劉聯合抗曹」,司馬昭定下的「滅虢取虞之計」(先取西蜀,水陸並進,并吞東吳)。如果著眼於眼下,他們的計策,不但沒有力挽狂瀾的功效,甚至會受到懷疑,但時間會證明一切,那皆是「不世之略也」。

上圖_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

《中國戰略原理解析》一書中指出:「戰略是著眼於宏觀的和長遠的,運用力量對抗求勝的科學和藝術。」然而,正是由於其長遠的屬性,可能不夠「爽快」,所以說《水滸》里的人物,幾乎沒有「長久的戰略性」可言。

某種意義上,梁山泊就是烏托邦式的存在。他們的兵馬有數萬之巨(根據不同演算法,巔峰時甚至能達到十萬),而其據點僅有梁山泊一處。據《孫子兵法》之言:「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可想而知,山寨軍民的溫飽,勢必會成為問題。此時,他們的戰略就是通過攻克城池,換取糧草。

後來,宋江提出的招安大計,勉強算得上戰略。說其勉強的原因是,此戰略所依託的唯有宋江的威望,不但其心腹武松、李逵等人不認可(「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梁山的智囊智多星也不太心熱,所以此戰略並不算是「運用力量對抗求勝的科學和藝術」。

上圖_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三國演義》中,除了諸葛亮的「三分天下」,其餘謀士的戰略目標幾乎都宣告達成。而《水滸》所提出的戰略,基本都是死胡同:「招安」的決議讓大部分梁山英雄以悲劇收場;如果不招安,攻城掠地總有竭澤而漁的那一天,十萬兵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勉強可以自保,終究不能和龐大的官兵抗衡,永世的「快活」,似乎也就成了偽命題。

這似乎就解釋了,為何明清的很多起義軍,「皆以《三國演義》中戰案,為帳內唯一之秘本。」

上圖_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

  • 2,戰術

《水滸》當然有其閃光點,否則也不可能被當作兵書來讀。其大量的離奇詭異的戰術謀略描寫,堪稱絕妙,即便與《三國》相比,也毫不遜色。

《孫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謀。」某種意義上,梁山的智囊們,已然達到「上兵伐謀」的境界,他們使出的計謀,與《三十六計》等兵書,還有頗多的暗合之處。

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就生動演繹了「鐵樹開花」的計謀。鐵樹本來不可能開花,但「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諸好漢假扮成小販,作了一個局,把官兵迷得六神無主,最後果然應了那麼一句話:「小販開花黃泥崗,楊志痛失生辰綱。」

上圖_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

宋江攻打高唐州,被知府高廉連敗兩次,吳用算出晚間其必然來劫營,於是想出一條「空城計」,讓高廉撲了個空。

相比於吳用的借鑒,使用「空城計」的「祖宗」,當然還是《三國》里的諸葛孔明。實際上,除了「空城計」,在軍事戰術方面,兩本小說還有大量「撞車」的情節。

譬如,《三國演義》中著名的「火燒赤壁」,在《水滸》中亦有借鑒。高俅二次攻打梁山,選擇水戰的方式出擊,為求穩當,高俅命人「每三隻一排釘住,上用板鋪,船尾用鐵環鎖定。」吳用則照方抓藥,用火攻的計謀應對。

上圖_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

再比如《三國演義》慣常使用的「離間計」,堪稱後世之典範,如前文之言,周瑜利用情報工作,離間蔣乾的故事,甚至被清朝人活學活用。《水滸》里當然也有形形色色的離間故事,也許不如《三國》里的知名,但就實現難度而言,可能猶甚之。

「九紋龍」史進和「花和尚」魯智深被困華州時,為了營救他們,梁山一口氣組織了五百人的隊伍,化身為偵察大隊。

梁山先是截獲一則「朝廷派出一個殿司太尉,來西嶽廟降香,從黃河入渭河而來」的情報;其後,吳用決定果斷出擊,他派出500名細作,攔截下宿太尉一行,讓那500人假扮成太尉小廝;最後,以太尉的名義,誘華山太守出城,在廟內斬殺之,其後乘勝追擊,攻下華州。

縱觀古代偵察史,化妝誘導偵察襲擊的例子當然不少,但一股腦組織500人的陣容,可謂聞所未聞。

《三國演義》里的周瑜也只需「演」好自己,《水滸》的那500名軍士,要分別扮作虞侯、警衛、侍從等等,群眾演員們還不能有太大破綻,其難度係數可想而知。

上圖_ 三國演義

  • 3,口號

在戰略層面,《三國》里高瞻遠矚的智謀能「秒殺」掉《水滸》;戰術方面二者在伯仲之間;然而,思想動員方面,《水滸》反而能趕超前者。

顯然,在軍事動員工作中,明清的起義軍領袖,反而更多的借鑒了《水滸》。

明萬曆十四年,山東發生一起利用宗教組織起來的起義,因為泄密,這場起義還沒爆發就被扼殺在搖籃里,其檄文中就有「群英聚會,代天行道」的字眼。兩年之後,老家安徽安慶市的劉汝國在南方發動起義,其口號即「大書剗富濟貧,替天元帥。」天啟年間,徐鴻儒「倡白蓮教,巢於梁家樓,直欲親見梁山泊故事。」

上圖_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明末清初查繼佐編纂的《明書》認為,這是《水滸》造成的三次大禍,經由此三大禍,大明王朝從此之後「元氣全澌」。

這三次起義不過是「開胃小菜」,明朝末年起義軍的數量,則呈指數級增加。

明末起義軍有個特點,即「諸賊皆諱其名,以諢號動眾。」而光是以《水滸》中的人名和諢號為諢號的起義首領,就有將近四十餘人。「宋江」、「黑旋風」、「混江龍」等名號,最為他們所青睞。

《三國》中的人物同樣被作為諢號被使用,巧合地是,它們卻常常被明軍的將領使用。《三國演義》中,農民首領最愛用的諢號,一為曹操,一為張飛,此二人而已。

起義軍中的翹楚,張獻忠和李自成,亦然受到《水滸》的影響。李自成自號「奉天倡義大元帥」即出自《水滸》中的「替天行道」,而他早期隸屬於「三十六營」,效仿的也是《水滸》「三十六大夥,七十二小伙」的組織結構。

上圖_ 張獻忠

帶兵打仗時,張獻忠「日使人說《水滸》、《三國》諸書,凡埋伏攻襲皆效之。」可想而知,《水滸》里的主張和思想,深刻地影響到他,張獻忠甚至以此為自己的殺戮尋找借口:「朕向來誅戮者,皆代天行道,非屈殺也。」

真的很難想像,南至重慶、四川,北達東北邊陲,那些非官方的軍人領袖們,不看兵法看起小說了。更邪門的是,靠著兩本小說,他們竟然真的讓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漸漸走向了末路。

這是中國的小說家,創造出來的,一個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以及現實。

作者:談談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武志國 《論<三國演義>中的軍事謀略描寫》

[2]林雅玲 《<水滸傳>兵學實踐研究——以<孫子兵法>為觀察中心》

[3]盧克旺 《<水滸>500人襲華州分析》

[4]汪遠平 《龍騰蛟舞,波詭雲譎——<水滸>的戰爭描寫》

[5]楊紹溥 《<水滸>與明代農民起義》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方有9個軍參戰,為何第55軍的戰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