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姓氏來源
分布地區
據《廣韻》記載:「魯展禽食采於柳,後因為氏」望出河東。河東郡:柳姓郡望主要是河東郡。此郡秦初置,治安邑,轄晉西南地區。治所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東晉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
歷史來源
柳(Liǔ)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國展禽之後,以邑名為氏。2.出自羋姓 義帝—楚懷王,為春秋時楚懷王孫子心之後,以都城名為氏。3.出自改姓及少數民族中柳姓, ③明末有曹逢春改姓柳,即柳敬亭是也,又有柳如是,本楊姓。 ②另滿、蒙、彝、苗、水等族均有柳姓。
遷徙分布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東西部一帶。公元前256年,魯國被楚國所滅,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滅六國後,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後漸在河東(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地區)形成名門望族。此後相當長時期內,河東一直是柳姓的發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許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東。《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秦末,柳下惠的裔孫柳安始居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解州鎮),柳安之孫柳隗,西漢時任齊相,隗六世孫柳豐,任東漢光祿勛。豐之六世孫柳軌,任晉吏部尚書,其子柳景猷,為晉侍中。景猷之子純任晉太常卿、平陽太守,景猷之孫恭任後魏河東郡守。另有劉宋時武威將軍柳世隆,系河東分支,其有五子,均為南朝顯官:長子柳 柳公綽悅,官中書郎,次子惔,官至尚書僕射,兄弟二人齊名,時有「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之評語。三子惲,終官右將軍,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祿大夫,五人皆曾領州牧。此支柳姓,榮耀顯赫之勢,可見一斑。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廣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後,柳姓稱盛於南方,且分布極廣。唐代高宗總章年間,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河南柳姓軍校隨同前往。另有柳公權,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一代書法家,封河東郡公,與其兄柳公綽(時任吏部尚書)、其侄柳仲郢並稱「一門三傑」,柳姓一族,由此生輝。宋元明清時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稱盛於南方的狀況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閩、粵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今日柳姓尤以山東、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柳姓人口列全國第一百三十位。
堂號
柳姓堂號主要有:「河東堂」、「愈思堂」等。
家族名人
柳公權: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著名書法家,擅長楷書,結體勁媚,法度謹嚴。世稱「顏筋柳骨」。所書碑刻,傳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剛經》、《神策軍碑》。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稱柳河東。柳宗元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與韓愈齊名,並稱「 韓柳」,詩文皆工,尤擅長散文,峭拔矯健,寓意深刻。後人因其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紀念。傳世有《柳河東集》,也稱《唐柳先生集》。
柳敬亭(1587~1670?) 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說書人。本姓曹,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於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敗,又游松江馬提督軍中,終不得志。善說書,使人駐足聆聽,樂而忘倦。
柳永:(公元980~1053年),原名三變,字耆卿,又字景庄,排行第七,又叫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故稱柳屯田;祖籍河東(今山西),後徙居福建崇安。著名北宋詞人。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女,本姓楊,初名隱,後名愛,字影憐,婚後稱河東君;吳江人(今江蘇蘇州,一說浙江嘉興)。著名清朝初期詩人、畫家。明末曾為江南名妓,後嫁與文學家錢廉益為妾。其善畫,白描花卉,雅秀絕倫,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覽群書,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詩》等。
※祁氏姓氏來源
※岑氏姓氏來源
※夔氏姓氏來源
※佴氏姓氏來源
※昝氏姓氏來源
※邱氏姓氏來源
※隗氏姓氏來源
※汝氏姓氏來源
※鄭氏姓氏來源
※蒯氏姓氏來源
※逄氏姓氏來源
※笪氏姓氏來源
※殳氏姓氏來源
※万俟氏姓氏來源
※逯氏姓氏來源
※杭氏姓氏來源
※荀氏姓氏來源
※酆氏姓氏來源
※裴氏姓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