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氏姓氏來源
分布地區
郡望:下邳郡:東漢時改臨淮郡置國。治所在下邳(今江蘇雎寧西北)。南朝宋時改為下邳郡。轄地北至江蘇新沂、邳縣,南至安徽嘉山,東至江蘇漣水、淮安和清江市。
歷史來源
「幸」源出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望出南昌、雁門。《通志》張澍云:其先得姓於君,因以為姓。如寵氏、賞氏。也就是說,幸姓起源於「寵」、「賞」。臣民們以受到國君的寵幸為榮,故而為此姓。幸氏一世祖偃公,周成王賜姓壬戌年公元前1079年,鎮守滄州,(雁門在此地域內),渤海滄州青池人。周文王第47子(有說是文王七世孫的,望再考證).武王之弟偃因鎮守朔北雁門有功,武王之子周成王於壬戌歲(公元前1079年)賜其叔偃為"幸"姓,故偃是幸氏的鼻祖.其子襲父職並傳一十三代。
堂號
雁門、渤海、南昌。
遷徙分布
幸姓起源於上古帝王信任親近的大臣,即幸臣,現在一般認為起源於河北滄州清池,始祖幸偃因鎮守雁門有功於公元前1079年成王賜姓「幸」。春秋時(公元前625年),14世尚璣公因仕遷徙於江西高安洪城。東漢時32世棠公隨父維新公遷建昌(今江西永修縣)。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塾公父子因守雁門兼領渤海滄州節度使再遷清池。唐朝總章年間(公元669年),世居江西高安幕山的幸茂宏由滄州遷居四川,武則天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南昌府丞又遷返高安,成為江南幸姓始祖。68世軒公隨父奉公涉汴(河南開封)至宋末,74世擴公在康王南渡,輔佐有功授高安丞,又返遷高安。擴公生三子,長子之仁公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由高安分居寧州安鄉溫泉湯(今江西修水縣黃沙湯橋)。次子之文公分居新吳進城鄉東園裡(今江西奉新縣上富鎮東坑村)後有幸登嶷先遷江西遂川、上猶,後定居於贛州南康。明初,幸登嶷之曾孫郎酆於1369年遷居福建寧化石壁村,洪武二十三年(1390)其曾孫欽鳳、宗遠、智崇、宗明四兄弟入廣東梅州興寧一帶,後傳往廣東各地。三子之武公承基高安洪城及永樂一年由高安遷往江西九江市瑞昌,江西贛州於都、四川、湖北,以及東南亞和台灣等地。
家族名人
幸靈:晉術士。豫章建昌(今江西永修縣)人。少有驚人的言行,善卜筮,為人治病,驅鬼解難,深得鄉里敬重。
幸南容:唐學者,教育家。江西高安人。德宗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登穆寂榜進士。官至太常卿、國子監祭酒、太子賓客贈渤海郡開國子謚。對文學、史學、哲學都有研究,柳宗元有《送幸南容歸使聯句詩序》云:「渤海幸君,既登於太常之籍,又膺邯鄲之召,北會元戎,直道自達,吾儕器其略:南聘天朝,相禮述職,公卿多其儀。」
幸軾:唐學者。高安人。幸南容孫。博學強記,有祖風。通文史,博地理,善哲辯。唐僖宗中和年間官拜太子校書郎。
幸夤遜:五代後蜀臣。一作幸寅遜,又作辛夤遜。夔州雲安(今四川雲陽)人,一作成都人。仕五代後蜀。初為茂州錄事參軍。時後主酷好擊毬馳騁,左右多不敢諫,夤遜上疏勸諫之。遷新都令,歷司門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出知武信軍府,加史館修撰,改給事中、翰林學士,加工部侍郎,判吏部三銓事,領簡州刺史。後蜀亡,降宋,授右庶子。尋上疏諫獵,為宋太祖所嘉賞。開寶五年,為鎮國軍行軍司馬。罷職,時年九十餘,尚有仕進意,治裝赴闕,未登路而卒。夤遜性穎悟,善屬文,嘗與修《前蜀書》。所著有《王氏開國記》,已佚。亦能詩。後蜀孟昶嘗於歲除日令其作桃符詩獻上,此為楹聯之始作。今存詩一首及斷句一聯,見《全唐詩》卷七六一及卷八七五。《全唐詩補編·續拾》卷五二補其詩二首四句。文一篇,見《全唐文》卷八九一。生平事迹見《詩話總龜》卷三一、《宋史》卷四七九、《十國春秋》卷五四。
※祝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
※譙氏姓氏來源